人民网 >> 理论 >>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谈——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记者 吴珺
2013年07月26日14: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没有这条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也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首先要坚持他领导我们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杨春贵。

记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思想路线问题太重要了。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杨春贵:社会主义究竟怎么搞,首先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邓小平说,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长期以来的思想僵化或半僵化,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为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探索和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记者:强调实事求是,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着不同的历史课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倡导实事求是,主要是为了解决“在中国怎样进行革命”这个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历史任务面前,邓小平倡导实事求是,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重大的新贡献和新发展呢?

杨春贵: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邓小平不仅从原则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而且针对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针对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和曲解,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具体阐述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其中特别是解决了三个“破除”和三个“坚持”,可以说集中而系统地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这是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贡献。

一是破除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一个很大的思想解放,苏联模式神圣化的观念被彻底打破。邓小平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他明确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基本结论,是对我国也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观念的一个重大更新,它使人们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思想上的大解放。

二是破除超阶段的“左”的思想,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明确走自己的道路以后,还有一个怎样走的问题。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同样,认清中国国情也是认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基本根据。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国情,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何种阶段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过去的一个严重教训。在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终于对国情有了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说:“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就为克服超阶段的“左”的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三是破除离开发展生产力抽象谈论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些同志常常离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离开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离开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宗旨,去讲姓“社”姓“资”,使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邓小平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深刻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记者:思想路线问题,说到底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是怎样论述的?

杨春贵:邓小平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方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另一方面又强调“讲新话”,要求我们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看来,关键是两条:一是要有实践的勇气、探索的勇气、创新的勇气,用他的话说是要“敢试敢闯”,这就是尊重实践,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二是尊重群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解决一切问题、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重视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把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又指导群众前进。

记者:邓小平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同整个邓小平理论一样,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最近十几年来,我们党在思想路线理论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新发展?

杨春贵:世纪之交,面对中国的新发展和世界的新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全面创新和与时俱进的要求突出地提到我们的面前。江泽民同志强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和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在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一定能够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全面地推向前进。

(2004年8月22日第七版)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