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发展中西部需要新思路——“加快中西部(长治)发展研讨会”综述
马宏伟
2013年07月25日14: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西省长治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了“加快中西部(长治)发展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快中西部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新挑战

与会代表认为,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发展相比,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一,中西部发展自身的优势较少。首先,在区位与交通方面,当年东部地区有沿海、侨乡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条件,而中西部地区虽然可以通过巨额的交通投资来弥补区位劣势,但交通成本的上升使中西部产品(特别是资源产品)的竞争力受到不利影响。其次,在经济结构方面,中西部主要是资源型经济、农业经济,而比重较大的农业、重工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容易处于不利地位。在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上,受小农经济思想和传统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很深,中西部地区相对缺乏市场经济意识。此外,中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人才缺乏等,也是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趋紧。过去,东部地区的发展主要靠数量扩张来实现。由于二十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需增长减缓,内需不振,大多数传统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不可能再仅仅依靠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从市场需求看,当年面对短缺经济,东部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填补供不应求缺口,获得增长空间;今天,面对相对过剩的经济,中西部的产业发展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空间。从对外开放的态势看,当年东部地区是依靠优惠政策去参与国际分工的,而国内市场处于高保护状态,为幼稚产业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保护期;当前,随着国内市场的日益开放,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第三,政策性质发生了变化。当年,为了使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国家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现在,为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国家也正在采取一系列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同样是优惠政策,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当年的优惠政策是“顺市场调节”,即政策调节和市场自发调节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今天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政策却是“逆市场调节”,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校正市场偏差。

新思路

面对新的挑战,与会者认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有新的思路。具体包括:

第一,从依赖比较优势转向增强竞争优势。中西部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在于体现了比较利益原则,发挥了比较优势。尽管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可以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从长远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其(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未必高,而资源缺乏的国家或地区也能达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发展经济仅仅依靠比较优势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实现。为了培育竞争优势,必须努力激活内部活力。这对于一个地区实现自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是自己能持续而不是依赖外力推动的,至关重要。此外,还要培育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调整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首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其次,调整乡镇企业的结构。一方面,调整布局结构,向小城镇集中,以发挥聚集效应,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充分利用信息、通讯资源等;另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其三,加快发展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不仅可以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而且可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就业门路和收入来源;不仅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城镇人口,而且能够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

(人民日报19991123)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