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秦俑人的梦
我与秦俑考古队的同志们一起,自踏上秦俑、秦始皇陵园这片土地,大家就有了一个多彩的梦:就是解开其神秘的面纱,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几十年来,它一直成为秦俑人前进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源泉。
1974年秦始皇陵东侧西村的农民打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碎片。考古人员随即进入工地,于是开启了寻梦和圆梦的征程。这一征程是艰辛、曲折的。经过两年艰苦的工作,初步摸清了一号俑坑的范围和内涵。在惊喜和愉悦的心情下,又梦想能够寻找到更多的俑坑。天道酬勤,1976年又先后发现了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三个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近八千件。这一巨大的发现,立即轰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国家对这一重大发现非常重视,拨巨资在原址上建设了大型遗址博物馆。这里原是一片荒漠的乱石滩,夜晚常有野狼出没;如今已变成环境优雅、舒适,四方宾客云集的高雅文化殿堂,享誉世界的旅游热点。每一个在秦俑博物馆工作的员工,对这一巨变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
考古是科学的探索,由未知到已知,寻寻觅觅,力求复原历史的真实。当兵马俑坑发现后,我们想这仅是秦始皇陵园的冰山一角。那陵园的布局和埋葬情况如何?为揭开陵园的奥秘,从1976年开始进行了系统的勘探。经过新老考古队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现已发现各种各样的陪葬坑190余座,各种墓葬500余座,各种建筑遗址数百万平方米。整个陵园像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科文组织在讨论秦始皇陵申遗的会议纪要中说:“主席团意识到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这是个崇高的评价,也是对进一步揭示秦始皇陵园秘密的殷切期盼。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中央和陕西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经报国家批准建立了“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并成立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把保护、考古发掘、研究和展示融为一体。
追梦是个辛劳的过程,在考古勘探、发掘、研究、文物保护、展示和馆、院的建设等诸多方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秦俑人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我曾编了几句顺口溜:“几十年来志弥坚,与俑作伴情意绵,为伊出世尝百味,一烛耗尽心安然。”对长年累月的钻探工作,我在一首《长相思》词中写道:“一把铲,一条绳,寻幽探秘骊山陵。朝朝暮暮情。腰如弓,铲声声,奇珍异宝一宗宗。谁知精血凝。”汗水浇灌的花朵最美,对追梦过程中的每一成果,都会成为秦俑人愉悦和幸福的源泉。
秦始皇陵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埋葬物最为丰富的一座大型帝王陵园,想要完全揭示其奥秘,仍任重而道远。
秦俑一、二号坑,目前仅发掘了一部分,对军阵的整体布局仍若明若暗。秦始皇陵园的普探工作尚未完成,地下埋葬的遗迹、遗物还没有完全掌握。尤其是秦始皇陵地宫的埋葬情况仍是不易索解之谜。这都有待于一代又一代秦俑人不断地进行探索。
秦俑、秦始皇陵园是部厚重的秦文化宝典,在研究方面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仍有待深入研讨。
关于秦始皇陵博物院“一院多馆一体化的全面文物保护体系和遗址展示群”的建设,除原有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展示大厅外,又新建成了百戏俑坑、七号坑(马厩坑)展厅。今后还会有一些新的遗址展厅的建设。对陵园内众多文化遗存,如何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以构成秦始皇陵风貌的展览体系?还有待于精细规划和实施。
梦寄托着无限希望,承载着秦俑人的光荣与理想,彰显着崇高的精神价值和创新力量。梦使秦俑人永葆青春与活力,不断地追寻、求索,梦一定会实现,人类文明史上的这一伟大奇观,必将会全面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们启迪心智的美好精神家园,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袁仲一,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长期致力于秦兵马俑坑和秦始皇陵园的勘探、发掘和研究。现任秦俑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考古学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