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张首映>>传媒卮言

从无意识到泛性论(下)

——弗洛伊德文艺观述评

董学文  张首映

2011年08月02日16: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当我们耐心细致地研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文艺观之后,我们深深感到,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中有许多是对事实的歪曲,从整体和根本上看,他的文艺观存在着严重的局限和错误,产生了并正产生着恶劣的后果。这是无论如何不能否认的。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贡献在于揭示了文艺的某种无意识、本能等因素,那么,他的错误恰恰在于抹杀了文艺主要是一种自觉意识活动这一事实,在于他否认了文艺来源于社会生活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密切关系这一真理。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劳动过程的特征时,曾多次指出人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同上,第201一202页)。恩格斯也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41页)

  恩格斯在评论巴尔扎克的时候曾这样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突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2一463页)列宁在评论托尔斯泰时说:他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的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参见《列宁选集》第2卷第371页)这些分析都表明:在现实主义乃至一切真诚的文艺作品中,文艺都要真实地再现社会关系,而要再现社会关系,没有深刻而强烈的理性原则和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单靠无意识或性意识是肯定不能写出优秀作品的。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的转移和升华看作文艺的总体特征,把一切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都作为性意识的外化,这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根本荒谬的。这种文艺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文艺观大相径庭,与文艺创作和作品的普遍事实也格格不入。

  文艺史上的大家巨子,谁个进行创作是全受无意识的支配?《奥德修纪》、《哈姆雷特》、《蒙娜·丽莎》、《熙德》、《命运交响曲》、《安娜·卡列尼娜》、《红楼梦》、《阿Q正传》,难道都是表现无意识、性意识的作品吗?显然,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点在文艺史的事实面前是站不住脚的。

  弗洛伊德还把性本能的转移、升华和补尝作为文艺的本质,把性意识作为文艺的源泉,这更是不科学的。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艺术家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文艺的本质和渊源都与社会生活及其变化发展具有血缘关系和十分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一再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7页)他还告诫人们:“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依照这一种原则去分析文艺,我们认为,文艺始终不能离开社会的物质生产,尽管艺术生产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但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一直是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弗洛伊德完全不顾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这种关系,把艺术生产作为性本能的转移、升华和补尝,说什么“艺术家是一些被过分的性欲需要所驱使的人”,“美的观念植根于性刺激的土壤之中。”(《关于性理论的三篇论文》第21页,英文版)这些都是他那泛性主义在文艺观中的具体体现,根本上抹掉了艺术家、艺术美的社会属性和客观属性。这些看法实际上是违背艺术规律的。打开中外艺术史,我们很难发现哪些优秀作品是作者性本能转移、升华和补尝的产物,即使那些有意识地描写性生活的作品,也是作者根据作品人物情感生活发展的必然性进行描写的,而作品中的人物与作者常常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弗洛伊德不仅混淆了,而且还有恃无恐地加以夸大,使其泛性主义学说成为一匹放荡不羁的野马,在文学艺术的园地里肆意践踏,这就严重歪曲了文艺的本质,妨碍了文艺的健康发展。

  弗洛伊德上述错误的文艺观,不仅给西方而且给我国当前文艺创作和评论带来了消极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都常用弗洛伊德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的使命是解放人的本能,使在异化社会中受压抑的人们在文艺作品中得到性爱的幸福,从而恢复乃至发展人的本能欲望。国内近几年创作界和评论界也有少数人认为,文艺创作不能仅仅表现人的“表层结构”而且要体现人的“深层结构”。这原是不错的。但什么是人的“深层结构”呢?有人提出人的深层结构就是人的无意识、潜意识或性意识,文艺作品的深刻性并不体现在作品体现的社会发展规律中,而是体现在作品表现的这种无意识、潜意识或性意识之中,似乎文艺不写无意识或性意识,就谈不上深,要深刻就必写无意识或性行为。形成一种倾向,这就不正确了。有人根据这种观念进行创作,在作品中不根据审美原则随意铺写无意识或性本能;有人根据这种观念评价作品,认为写了无意识和性意识才是上乘之作,这是很容易把创作与欣赏引到邪路上去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不说很大程度上是弗洛伊德的文艺观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作祟。

  有人以为追随弗洛伊德的文艺观,是跟踪当代西方文艺的最新潮流,其实这也是错觉。弗洛伊德的观念在西方远不如二三十年代那么“时髦”了。韦勒克和沃伦在一九四二年出版的《文学理论》中就已指出:“大多数作家不再同意正统的弗洛伊德学说,有些曾经接受精神分析疗法的人也不再进行下去了。大多数作家都不愿意被‘治疗’或‘调节’”(《文学理论》中译本第77页)。我们的有些同志为何要那么迷信,亦步亦趋呢?文艺作品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在意蕴的深刻性上,文艺批评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真善美的程度的揭示上。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的艺术家,都会相信这一点。

  我们在这里评述弗洛伊德的文艺观,正是为了促使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和批评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科学地认识和汲取现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想成果,把我们的理论水平提到新的高度。

                             (原文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1986年第10期)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