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张首映>>传媒卮言

报城一日游

张首映

2011年04月08日16: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晨起,与朋友一起去茶楼喝茶,大家各拿一份报,边喝边读边聊天,逢精彩处,加上一些评点,很是惬意;早茶与报纸同品,意味着港人新一天生活的开始。

  步出茶楼,漫步街市,看到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报摊,以及摊上那花花绿绿、五彩斑斓的资讯世界,深感朋友所谓香港是座“报纸城”的评语不虚。港岛仅78平方公里,报馆几十家,报摊逾千个,每4人拥有一份报,两倍于世界平均数;香港作为与其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中心齐名的世界信息中心,报纸为其立下汗马功劳。

  朋友说,港人时常把报社董事长及社长和报贩头称为“老板”,把报馆编辑叫做“报纸佬”,把记者当作“跑街的”。香港报业多为私人置业,报馆是报纸的生产商,报贩是报纸流通领域里的发行商,两者相互依存;编采人员和“摊员”属“打工仔”系列,前者买房造舍,一掷千金,后者靠薪金度日,租屋而居;香港因此少有终身记者,一般少则数月,多则几年,记者们皆“择良木而栖”。香港报业体制、机制、等级地位等与工商企业并无二致,或者说它本是一种买卖资讯、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企业家办报,当然要记者“跑街”,还要满世界跑,必欲拿回最新资讯而后快;记者不“跑街”,资讯何来?

  在铜锣湾一个街道的拐角处,我们与一位摆摊的老人聊了起来,老人告诉我们,在香港看一家报馆,主要看三条:报纸倾向、版面质量和重量、经济实力;他根据报纸对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把港报分为左、中、中右、右等几种;他说,港报资讯渠道近似,看谁家快、谁家有独家新闻、谁家言论有意思,尤其是看谁家把“三经(马经、股经、波经或球经)”念得好,猜得准,久而久之,在消费者心中打下烙印,他们往往定向买报;港报论斤数叠,少则二三十个版,多则上百个版,一般都是5元一份,版面太少的报纸,也是5元一份,很多人觉得不划算,香港毕竟95%的人自己掏腰包买报,港人毕竟精于算计;报纸销量与广告收入成正比,主要靠广告赚钱,报业经济是透明晶体,报纸广告量大小,人们一看九知道这家报馆的实力如何;港报头版可发整版广告,世界华人报纸独此一家,原因在于头版价位高,也向消费者显示实力。

  从铜锣湾驱车到位于香港仔海旁道的文汇报社,张云枫社长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编辑部、广告部、印刷厂、会客室、电影室、康乐室和食堂;文汇报社在这座20多层的兴伟中心大厦买下3层,全社几百人在此办公,这里秩序井然,整洁明亮;张社长说,香港报业采取企业化经营,高度重视成本核算,文汇报社原在湾仔的社址现要重起高楼,那里寸土寸金,新楼可获较高价值;现在许多原在港岛办公的报馆迁至九龙和“新界”,原址改为商业经营;香港报业除了主要做好报纸经营外,在地产、物业、贸易、咨询、公关、广告、商业、印刷、证券等方面展开经营活动,在内地和欧美置业,提高经济效益,因为这是报业的生命钱。

  午后,我们乘坐星岛集团主席胡仙博士的游艇,泛舟维多利亚港湾;朋友介绍,星岛报系两度挂牌上市,筹资近2亿,澳洲地产失手后,再度进行资本重组分折,期以现代企业方略,重振昔日虎豹雄风;明报企业有限公司上市时,核定资产为8.7亿元,《明报》及其周刊月刊版权值达5.8亿元,股权两次交易后,智才公司取得了明报公司的控股权,这已是查良镛(金庸)卖出明报公司主要股权后的一段时间的故事了。香港报业股份化势头,仍有增无减,读者既可看报,又可得到报业股份并参加分红,较大股权持有者,还可加入报业管理行列;报社与读者共建命运共同体,以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

  晚上,朋友约了几家报社老总级人士围桌夜话,大家表示,香港报业竞争激烈,市场那只“无形的手”有力地操纵着报业。1995年年底报业打起减价战,不少报纸发行量狂泻,具有33年报龄的《快报》一度停刊,《香港联合报》、《电视日报》等近10种报刊至今未见复刊,不少人至今仍心有余悸;97年5月14日,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宣布开始减价,许多报纸又相继不同程度地减价。继1996年12月18日58岁的《星岛晚报》“休克”后,1997年7月26日,具有44年报龄、属于《大公报》报系的《新晚报》也因经济原因,宣布停刊,至此,香港进入无晚报时代。报社之间,版面上口诛笔伐、相互攻歼早已屡见不鲜,诉讼案此起彼伏,也是见怪不怪,意在争取读者,赢得市场,至少不愿意割让既得地盘,有的还想制造轰动效应,也像在闹市中骂街的泼妇,情不自禁地引人注目。香港报纸的公信力正日益受到挑战,有的报纸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正受到商业性和倾向性的强烈侵蚀,有的“七虚三实”已属“客气”,哗众取宠和造谣惑众的“假新闻”,不胜枚举,更不用说那些时常印行的带有黄色的所谓副刊了,报业竞争到了动摇报纸公信力的严重程度,有关报馆的确该反省反省了,这几乎是今晚几位老总的共同心声。

  席间,一位资深报人还给我们讲了香港报纸市场的“战斗史”。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的权威考证,中国第一张日报1858年在香港诞生,名为《中外新报》;从那时至今,沧海桑田,香港报业市场几经变化,先是在期刊和广播“劫后”得以蓬勃发展,后是在和电视的争夺战中与之平分秋色,正面临着“无纸化”电脑资讯的打击;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压力和压强均“较大”,“老大”的确不好当,弟妹们一个比一个厉害,香港报业从来都不敢等闲视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日出而作,日入也作,香港报业就这么周而复始地运转着,仍将富有成效地运转下去。竞争的历史总是默默地书写着不平凡的未来。

  乘着港岛美丽迷人的夜色,我们来到位于中环的报刊批发中心,目睹了报纸批发的全过程。这里像北京的蔬菜批发市场,总经销商将报纸迅速分给二级分销商,他们再卖给报摊主人,日出时分,报贩们寄予在这个水泥森林的不同角落,开始新一天的营生;读者们在摊前选择并交易,背负最新世界信息,步入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区间。

                             (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年5月8日)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