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深入把握“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中国梦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韩震
2013年07月08日10:11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这样一个平实而又生动的词,概括了当代中国人的希冀、追求和使命。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建立一个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山清水秀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是中华民族未来伟大复兴的理想蓝图,就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理想前景。

中国梦以简洁明快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家国情怀,构建了对中国人民最具普遍意义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中国曾经是自我主体性的梦想者,其梦想是自我理想的前景,这种梦境是中央王国礼乐四周的“天下”图景。可是,进入近代,由于文化上和制度上的落后,作为我们自己的未来理想前景的梦境无法与现代欧美的梦境相抗衡,我们从自我沉醉的梦境中惊醒,开始把别人的理想当作自己的未来前景。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在做梦,但梦的都是别人“后花园”的景色。即使我们想做自己的梦时,也是把别人的梦经过某种剪接当作自己的梦。我们失去了做自己梦的能力,我们缺少自己的价值追求,我们也就失去了自主想象的主体性。我们尝试过各种梦,可大多都是噩梦或乌托邦的虚幻之景,我们必须在学习别人的长处时,不忘做自己的梦、奏自己的曲、走自己的路。当然,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梦与世界其他的各种“梦想”既相互比肩又相互参照。正是在这种参照中,中国梦提供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目标性理念。

中国梦以外延明晰而内涵深邃的符号勾画了中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强国目标,提供了让中国人民最容易理解且最具吸引力的社会发展蓝图

中国梦是绵延不断的,它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期盼与追求的形象表达。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中国梦也是有内容的侧重和表现形态差异的。在古代中国,中国梦大概都是追求国泰民安,人民希望安居乐业。近代以来,中国梦就是人民希望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裕。民国初期,中国梦大概是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的独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梦则是驱逐入侵的外敌,捍卫民族的独立,让中华文化得以延续。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梦则转向社会的发展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所谓“超英赶美”成为我们的梦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梦想更多地仍然是尽快发展生产,让人民摆脱贫穷,“小康社会”就成为中国梦的符号。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我们的中国梦则明显地转向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这个光荣的梦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接近实现。如果所有的中华儿女都为这个梦想所感动,都为这个梦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那么我们的梦想就一定成真。

中国梦以美丽而又可以企及、现实而又开放的未来前景和理想图景,提供了对中国人民最具激发意义的不竭动力源泉

中国梦就像催人奋进的战鼓,敲击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坎,激发我们去追逐自己的理想之梦。中国梦,是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梦;中国梦,也是有行动力的梦。实现中国梦,不能仅停留在思想和观念之内作为纯粹的理想,还应该是能够激发行动意志并且具有行动能力的梦。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这激发了中国人民勇于创造、勇于创新、勇于引领世界发展的万丈豪情。诚如是,“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想,就是我们不竭的力量源泉。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