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在沙漠上构筑中国梦——访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赵永亮
2013年07月04日11:26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东达蒙古王集团作为我区最早组建的民营企业之一,多年来积极践行钱学森院士沙草产业理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投身沙产业、养殖业等产业,并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6月28日,自治区召开了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表彰大会和招商引资大会,为非公经济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会上,东达集团董事长赵永亮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称号,这是对东达蒙古王集团多年来投身非公经济建设的肯定与嘉奖。

今年,自治区党委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8337”发展思路思提出“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东达集团从1998年开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出“生态建设不以绿色划句号”的理念,运用新技术进行沙柳造纸,科学地向沙漠要效益,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沙柳基地300万亩,鼓励和扶持农牧民种植沙柳,发展养殖业。与钱学森沙草理论“多用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12字核心方针完全吻合,使荒漠变成沃土良田。从2005年开始,东达集团响应“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以“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模式,在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边缘建设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风水梁园区)。园区建设规划占地53平方公里,容纳12万人。依靠“规模化养殖、产业化配套、专业化管理、系统化分割、现代化分工、资本化运作”六轮驱动模式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企业为农牧民提供保设施、保种兔、保防疫、保饲料、保销售的五保政策,为獭兔养殖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增加农牧民发展养殖业的信心。现已发展獭兔养殖户3000多户,年出栏商品兔近300万只。养殖户年均收入5-7万元,大户超过10万元,同时为消化獭兔下脚料,投资1亿元引进貂、貉子、狐狸等特种养殖项目,构建了良性循环产业链。新农村产业模式的成功运作,已使1万多名农牧民脱贫致富。

为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东达集团结合自身产业的特点,着力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特色产业的优势,结合獭兔养殖和特色养殖项目可复制性强、辐射带动快、防疫技术有保障、劳动强度小、不占用耕地,可在生态脆弱地区大规模发展的特点,计划在未来10-15年内,再投资60亿元,以养殖獭兔为主导产业,发展貂、貉子、狐狸等多种特色养殖,逐步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以风水梁园区为中心,以鄂尔多斯为大基地,辐射到自治区适宜养殖獭兔的地区(其中兴安盟规划1000户,年出栏200万只的项目已开始建设,阿拉善项目正在规划中),使养殖总规模达到1亿只(其中特种养殖300万只),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李永桃)

(责编:吴斌、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