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最直接的参与者、最权威的评判者。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才能获得建设廉洁政治的不竭动力。
以群众呼声为导向,顺应建设廉洁政治的社会需求
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倾听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求。
一要大力畅通民意渠道。民意畅达则社会和谐。我们畅通信访举报主渠道,完善受理群众信访举报制度,强化举报与受理的对接互动。以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公众实名举报、网络反腐、公开问政。近年来,四川全省建立统一的举报网站,推广信访直通车、绿色邮政、信访恳谈会等做法,加强排查分析,既从信访举报中发现案件线索,又从信息资源中梳理社情民意,扩大了群众参与,网络举报超过20%。
二要主动倾听民诉民求。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始终依靠人民、更加贴近群众,就要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就要更加贴近基层,到困难最多、矛盾最大、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民声民情中谋划政策、推动工作。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挂帮包”、“纪委书记下基层”、“纪委开放日”以及纪检监察干部下访活动,直接听取群众声音,解决群众所需所盼,得到群众衷心拥护。
三要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人民群众感受最深、反映最强烈,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支持。去年以来,针对80%党员干部在基层、80%信访举报来源于基层、80%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在基层的实际,我们在4406个乡镇全部落实纪检机构、编制和人员,47052个村党支部、村委会全部设立纪检委员或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监督网络,强化办案职能,着力查处与民争利、吃拿卡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以群众支持为动力,夯实建设廉洁政治的社会基础
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大优势,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要增强群众认同感。建设廉洁政治,最终受益者是人民群众。我们以利益相关为切入点,向群众大力宣传腐败的危害,营造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社会氛围。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省法纪教育基地、117个地方廉政教育基地、250个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运用多种手段宣传廉政文化,培育廉洁价值理念,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人民群众建设廉洁政治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要保护群众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将健全信访举报制度作为重要切入点,制定举报人人身保护、实名举报优先办理、举报属实奖励、调查结果反馈等制度,有效防止举报信息泄露,切实避免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全省群众的署名举报率不断提高,2012年达到26%。
要尊重群众创造力。我们建立反腐倡廉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公开征集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建议。2012年,共收集网络舆情1000余条,梳理合理化建议285条,及时转化为工作决策。大力支持基层改革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先后在全省推广了村务工作“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等有效做法,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
以群众监督为手段,突出建设廉洁政治的社会推动
建设廉洁政治,必须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群众监督,编织群众监督的天罗地网。
一是搭建平台,丰富监督形式。搭建重大决策群众参与平台,确保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得到客观充分表达。搭建重要工作群众监督平台,组织群众参加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等的监督。搭建领导干部群众评议平台,对领导干部廉政从政情况进行评议。目前,全省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关共聘请特邀监察员2400余人,组织开展各类检查活动1.1万余次,接待群众来访6500余人次,提出建议或反映问题5500余个,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公开透明,提升监督实效。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发布制度,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监督权力。今年,全省建立了省市县统一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群众可通过网络实时查询各级各部门的“权力清单”,对全省各级5.4万项行政审批、公共便民服务事项进行实时电子监察。
三是健全机制,巩固监督成果。健全群众监督成果运用机制,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专项治理,对疑难复杂问题专门研究、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实行监督结果反馈制度,不涉密的事项向社会公开,一时无法解决的,及时向群众说明。针对群众监督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制度机制进行评估,及时修改完善,不断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强化建设廉洁政治的社会评价
我们探索开展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导向、以民意调查为科学手段、以维护民利为基本要求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试点,推进了反腐倡廉创新发展。
把群众满意作为硬指标。全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共设置重视度、遏制度、廉洁度、信心度4个一级指标,并根据每年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和群众关注热点动态调整15个二级指标,按照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既全面涵盖党风廉政建设各方面内容,又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从已开展的三次测评看,群众总体满意度逐年上升,2012年底达到82.99%。
把民意测评作为硬要求。委托专业机构,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对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每年两次各抽取36000多个有效样本,进行背靠背民意调查,确保调查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社会评价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近一半受访者提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意见建议。今年还将在省级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开展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进一步扩大社会评价范围。
把整改问题作为硬任务。强化社会评价结果运用,将结果进行全省排名,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量化指标,并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参考,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像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一样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012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较2011年上升73.1%,与此同时,信访下降22.3%,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前所未有地重视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