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发展工业、实现富强的梦想
公茂虹
2013年07月02日10:17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新中国的现代化梦想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富强的目标出发,从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和建设工业化国家的追求萌芽的。我们党最初提出富强这一价值追求,并把工业化作为发展目标,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政治报告时提出的。“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论联合政府》把富强作为新中国的基本价值追求,专门论述了富强这一价值追求与其他价值目标之间的关系,并第一次把发展工业作为实现富强的基本途径。“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

消灭日本侵略者,这是谋独立。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的统一的联合政府,使全国军队成为人民的武力,实现土地改革,解放农民,这是谋自由、民主和统一。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零五年的历史,特别是国民党当政以来的十八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毛泽东不仅论述了富强与其他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而且强调了实现富强与实现其他价值目标的先后次序问题,即只有首先实现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目标,为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创造政治条件,然后才能通过发展工业,实现国家富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在进行之中,在发展工业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毛泽东强调实现富强与实现其他价值目标的先后次序极为重要,这就为首先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指明了方向。

同时,中共七大特别强调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提出了把我国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国的奋斗目标,这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现代化建设定下了最初的基调,从中共七大到新中国成立,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认识不断得到加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强调:“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必须发展工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我们共产党人愿意协同全国各民主党派、各部分产业界,为上述目标而奋斗。中国工人阶级在这个任务中将起伟大的作用……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关于富强的价值追求与近代洋务运动、“求富”、“求强”的梦想遥相呼应,实际上,追求富强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的梦想。与近代以来其他阶级和社会阶层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政治上首先搬除阻碍发展工业、实现富强的障碍,并确定了通过工业化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路经。尽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没有提出现代化这一概念,但工业化、农业近代化实际上表达了现代化目标的最初意蕴。

来源:《读懂中国梦》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