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党报谈“钱荒”:央行的变脸是一次警示
田俊荣
2013年07月01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题:“央妈”缘何变“后妈”?(金海观潮)

■下一阶段,央行应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并通过发行定向央票、差别准备金率等举措,更有针对性地管理那些流动性管理不善的银行,避免“少数人感冒,大家都吃药”

这些天,金融市场上最热门的事情莫过于“钱荒”,而央行在其中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

发端于5月下旬的银行间市场“钱荒”,到6月20日达到了顶峰。那一天,平常3%左右的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大幅上涨至13.44%,创下历史纪录,盘中还一度蹿升至30%的惊人高位。以往,每当资金面紧张时,被业内昵称为“央妈”的央行总会及时出手,通过多种方式释放流动性。而这次,在资金“旱情”最重的时候,央行却“冷眼旁观”,一夜间由“央妈”变成了“后妈”。

央行的变脸是一次警示。此次“钱荒”,表面上看,是受外汇占款增速下降、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增加、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导致市场资金面供不应求所致。但从深层次看,则是因为部分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出了问题。一些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过快,一边拼命搞同业拆借、发理财产品,低成本吸收资金,另一边通过信托、券商资管等金融工具对外融资,大量资金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市场。这样的“玩钱”游戏不仅会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难以流入真正需要支持的实体经济,还会因为“短借长贷”的存在,埋下流动性风险的隐患。一些银行贷款冲动强烈,资金备付水平低,由于它们的存在,金融机构流动性是否充足的重要标志——超额准备金率已从去年末的3.3%下滑至5月末的1.7%,对流动性风险的承受能力下降。还有一些银行流动性应急机制不完善,大多建立在依靠从外部融入资金的基础上,一旦外部资金趋紧,这种应急机制也就形同虚设了。正是由于这些银行的流动性没有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才会在市场资金面供不应求时雪上加霜、更加吃紧。这个时候,它们都习惯性地指望“央妈”解围,而央行的变脸,无疑给这些银行一个深刻的教训,督促其按照审慎经营的思路加强流动性管理,也倒逼其“把钱用在更合适的地方”,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央行的变脸也是一次“可控的压力测试”。虽然随着“钱荒”的升级,出现了股市暴跌、债券招标未招满、基金赎回压力加大等现象,但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不大可能爆发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高达10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银行业盈利平稳增长,资本较为充足,风险防御能力较强,银行体系比较稳健;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央行拥有充足的“弹药”来调节流动性。在这样的形势下,抓住“时机”给一些银行纠纠偏,也有其可行的一面。

适度的“变脸”利大于弊,但如果不加控制任由“钱荒”持续,整个金融体系就有可能出现流动性过度紧缩;就会限制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形成贷款“量少价高”的局面,不利实体经济发展。下一阶段,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应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值得圈点的是,央行在6月25日表示,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发行定向央票、差别准备金率等举措,更有针对性地管理那些流动性管理不善的银行,尽量避免“少数人感冒,大家都吃药”的情况发生。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