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建成全面小康,中国需要释放怎样的改革红利?
2013年06月27日13:46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告别高增长转入中速增长轨道。距离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7年时间,中国能否如期圆梦备受关注。

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经济峰会上,中外权威专家表示,尽管增速放缓,但中国经济仍有很大增长潜力。不过要打开新增长潜力的大门,必须通过体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释放改革红利盼改革路线图出台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吹响了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国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未来10年~15年可能会维持6%~7%的中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是体制改革,尤其是体制的创新。

在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眼中,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防止世界经济走向萧条作出了贡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有了明显转变。不过要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增长,中国仍有许多亟待改革之处。

罗奇指出,中国出口增长面临的全球逆境,为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带来很大阻力。此外,内部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仍较大、投资和资源分布不均等依然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解决。“对中国而言,今年要做的事情就是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明确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

他指出,从党的十八大到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今年两会,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接下来关键是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并坚决执行落实。

挖掘新增长点需用改革打开大门

尽管中国未来经济增速会放缓,但出席峰会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经济增速仍是相当高的,不会影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国经济总量到2020年仍有可能接近甚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挖掘未来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潜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

刘世锦指出,新型城镇化、产业和消费升级,都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以城镇化为例,中国城镇化率未来至少还有20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空间,意味着还将有两亿多人成为城镇居民,这些人进入城市后其消费水平有望增长30%左右。“城镇化将支撑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郑永年指出,要挖掘城镇化的增长潜力,中国需要深化诸多体制改革,最主要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权益。

不过,刘世锦强调,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打开这些新增长点的大门。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挖掘增长潜力,由过去的粗放经营变为今后的精耕细作。

对此,吴敬琏指出,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中国目前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完善市场机制建设,亟待加快推进商品及生产要素等价格改革,深化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同时,要配套推进财政、金融、社会保障体系、国有资本经营等重点领域的改革。

突破改革障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打破已有利益格局、扫除阻碍改革的桎梏是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不管是设计改革还是执行改革,都面临很多困难,但改革最大的障碍是利益。”吴敬琏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有质量的GDP增长,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一方面中国需要一个‘小政府’来规范和引导庞大的经济体向市场经济发展,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稳定经济作用,用更透明、更有力的政策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斯蒂格利茨说。“我们需要聪明的政府加上有效的市场,需要更加重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需要比过去更加注重调动个人、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些正是中国下一步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刘世锦表示,对中国而言,改革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动手术,必须把改革和创新结合起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化改革,从而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新华社作者韩洁、高立)

来源:《改革是最大红利》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