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盘活货币信贷存量三问之一:“钱”在哪?
廖佳
2013年06月25日14:3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要“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逐步有序不停顿地推进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这是李克强总理第三次提及“货币存量”。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中国再次打出政策“组合拳”,意在通过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而引发关注的是,此次“组合拳”更强调市场的力量,希望借助市场之手去医治市场之“疾”。

当前,市场上出现所谓的“钱荒”,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攀升。实际上,货币供应总量并不低。今年前5个月,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分别为15.9%、15.2%、15.7%、16.1%和15.8%,而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确定的货币供应指标M2增长13%。由此可见,市场并不真正缺钱。让人疑惑的是,钱去哪儿了?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我国货币出现空转隐忧——实体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背离;部分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构成了金融体系内的货币空转和自我循环。

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9.31万亿元,逼近百万亿元大关。而1-5月,社会融资规模为9.11万亿元,同比多出3.12万亿元。海通证券最新测算指出,由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中长期贷款三大权重构成的“克强指数”5月为4.02%,降至年内新低。

一高一低,印证当前复杂的经济局面,市场上资金存在使用效率较低、流通不畅等问题,并没有真正的做到服务实体经济。简单的刺激政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要么投向房地产市场,要么在金融机构之间“空转” ;另一方面,很多信贷都投放到产能过剩的领域,或者企业用于偿还大量的债务。从长远看,容易造成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融资风险、两高一剩行业风险以及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积累,形成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隐患。

因此,指望放松银根来解决“钱荒”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廖佳)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