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当代世界大事概览(2012)》代前言
盘点世界大事 纵览全球风云(2012年 安全领域)
于洪君
2013年06月13日11:18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自2011年起,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每年编写一部关于年度国际形势的大事概览。通过按月系统梳理和总结当年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及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所发生的重要国际大事,精心撷其要者,以条目形式进行归纳和介绍,旨在以简驭繁,展示国际风云变幻的宏大气象,并试图揭示其中折射出的一些具根本性的重要动向和特征。

通过本书所汇总的大事,可以看到,2012年是一个既不平静也不平凡的年份。我们可从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视角进行观察和认识把握。

安全领域,各种可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影响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一是中东和北非仍是全球动荡和局部战争的“火药桶”,一些热点问题反复升级,胶着难解,局势突变的危险时隐时现。持续近两年的叙利亚危机螺旋上升、加速恶化,国内政治斗争与地区政治博弈及大国战略角力相互交织,其乱局加速外溢,波及多个邻国稳定。伊朗核僵局风险升高,破局尚待时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先后在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莫斯科重启了三轮谈判,均无突破性进展。美西方对伊制裁和军事威胁层层加码,伊朗则以宣示核成就、军演和断油威胁等示强,并通过主办不结盟运动峰会等方式,努力谋求在国际舞台营造于己有利的舆论氛围。巴以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双方武装冲突时有升级,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获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后采取强硬报复行动,招致国际社会强烈非议。以色列在巴以和伊核问题上采取单方面军事冒险行动的可能性加剧,地区局势突变的可能性增大。

二是亚太地区历史领土海洋争议升温,朝鲜半岛局势不确定性犹存。亚太地区正进入安全热点问题频发的“多事之秋”。日本与俄罗斯、韩国特别是中国的关系因领土主权之争而明显恶化。菲律宾挑起黄岩岛对峙事件、越南公布《海洋法》,联手充当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的“急先锋”,影响东盟内部团结。朝鲜正式步入“金正恩时代”后,在对内突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继续对外示强以凝聚民心,与美、韩、日等国对峙加剧,尤其是不顾国际社会关切和反对,年内两度发射卫星,挑动有关各方敏感神经,同时也凸显半岛局势的脆弱性和危险性,地区安全风险增大。

三是美国战略调整重新聚焦亚太“打桩布局”,给地区和平稳定增添新的复杂因素。新军事战略的出台标志着美国“重返亚太”有了具体的战略指导。美国在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军事存在的同时,重点强化针对亚太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能力建设,以区域多国防务合作为依托,进一步织密、补强一张覆盖整个亚太地区的军事安全大网。重点加强与日、韩、澳、泰、菲等传统盟友的军事同盟关系,强化同盟内涵,同时与印度、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加强联系,大力推进新型伙伴关系,以维护和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安全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介入亚太局势的意图和动作更显性化,包括在该地区历史领土海洋争议中明称中立实则暗挺日、菲、越等国立场,“拉偏架”架势明显。2012年年内,美国还积极主导与亚洲国家举行了各种双、多边联合军演及战略对话,频密程度之高令人侧目,规模和层级多有提升,且针对特定对象的指向性更强。地区军购热潮也在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此起彼伏,有关国家纷纷大手笔投入,亚洲已成为全球军备竞赛“重灾区”。美国以上种种推波助澜之举,均不利于塑造和平、稳定、繁荣的亚太新秩序。

四是美国积极推进前沿反导体系建设,全球安全面临新的不确定性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拒绝提供欧洲反导系统不针对俄罗斯核威慑力量的法律保障,与俄罗斯围绕该问题的博弈僵局依旧。北约芝加哥峰会宣布启动第一阶段欧洲反导系统,更激起俄罗斯强硬反制。反导问题仍是俄、美关系之间最大的绊脚石,也是阻碍俄、欧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欧洲外,美国还进一步推动“亚洲版”导弹防御体系建设,借朝鲜发射卫星事件,拉拢日、韩共建地区反导系统,提升战力,并计划在东南亚部署反导预警雷达,企图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目标国家形成有力监测和制衡。上述美国在欧亚地区富于进攻性的反导部署,可能加剧国家间武装对抗和军备竞赛,给地区战略平衡带来震动,危害国际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

五是一些地区安全组织表现较以往更为活跃。2012年中,北约举行63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脑会议,第一次提出“灵巧防卫”的新理念,整合成员国资源并共享能力,重视通过“伙伴关系国”链条打造全球安全中心。总的来看,当前北约正在加速转型,中短期内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与之相对,俄罗斯整合独联体国家力量倾力打造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在2012年顺利推进军事一体化进程,并罕见地就欧洲反导系统、叙利亚危机、阿富汗局势以及伊朗核问题等重大、敏感国际问题表达共同立场,表明其作用和凝聚力正在增强,大有同北约组织唱“对台戏”之势。

六是极端主义有“卷土重来”之势,“基地”等恐怖组织在南亚、中东、北非等地重趋活跃。恐怖主义虽然被视为人类“公敌”,但遗憾的是,通过本书对于2012年各种由恐怖主义分子所策划发起的大量爆炸袭击等事件的回溯可见,上述事件在几乎每个月都有若干起发生,且主要集中于世界上的一些特定地区和国家。例如,在阿富汗,国内政治和解进程未取得进展,塔利班频繁发起恐怖袭击,包括针对因美军焚烧《古兰经》以及枪杀阿富汗平民事件实施报复行动。在巴基斯坦,美军无人机成功实施越境打击恐怖分子,但被控侵犯巴基斯坦主权,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动荡,安全形势不稳,各种爆炸袭击事件屡有发生。在也门、埃及、伊拉克、利比亚等政治转型国家,政局平衡脆弱,安全局势难控。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9·11”周年纪念日遇袭身亡,沉重打击美国中东政策。另外,在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年内也分别有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上事实一再证明,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远未剪除。

此外,全球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凸显,粮食、能源和水资源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更加突出,紧迫性增强。以粮食安全为例,2012年全球极端天气频现造成粮食减产,国际粮价暴涨,引发国际社会对粮食危机的深切担忧。在联合国和一些地区论坛组织层面,粮食安全均是有关会议的突出议题,如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将加强粮食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题,八国集团特别举办粮食安全专题讨论会,非洲各国连续召开以农业和粮食安全为主题的会议,等等。围绕全球关注的气候变化议题,联合国气候谈判多哈大会争扰多时,仅取得有限成果,关键议题未有进展,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景不容乐观。

(此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兼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党建读物出版社)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