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通常是指县级以下干部,主要是乡镇干部。基层干部身处执政最前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各项部署要求,都是通过他们传递到千家万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干部生动的比喻。
但令人忧虑的是,我们看到,当前社会上对基层干部存在着诸多误读、误解甚至丑化,“慵懒撒”、“吃卡拿要”、“作威作福”等成为描绘基层干部的高频词,这种现象在网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是世界少有的超大型国家,无论面积、人口都是如此,国家越大,越需要基层的良善治理,历史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事例并不鲜见。应该说,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默默奉献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方方面面的矛盾易发多发,解决大量涌现的现实问题不可能全靠“上级”,广大的基层干部作用更为根本。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干部的真实生态、公众认知以及被误读的状况,近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开展了专题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在针对11196人的问卷调查中(其中网友6096位、基层干部1800位、群众3300位),经过科学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调查结论。如超过50%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基层干部形象普遍被误读;“晋升空间少”、“发展压力大”、“焦虑情绪重”最符合当下基层干部的真实生态;“干群互信缺乏”是第一焦虑;近七成受访公众认为当前基层干部正遭遇“能力危机”,等等。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五加二”、“白加黑”的现象十分常见,乡镇基层公务员处境远没有想象得那样好。不少乡镇干部反映他们是无奈“被幸福”了,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理解基层干部。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还邀请多位专家深入分析基层干部被误读困局产生的原因并查找对策等。如国家行政学院刘旭涛教授认为,基层官员遭“误读”的深层次原因与传统和现代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冲突,“唯上不唯下”、“唯内不唯外”的干部选拔机制等息息相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雍天荣指出,基层政府是党和国家的毛细血管,那党和政府的基层工作就是微循环。力戒基层干部被污名化倾向,必须改善党的微循环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被误读是问题的表征,基层干部面临的困境才是问题的根源。只有切实理顺了有关的体制机制问题,才能真正重塑基层干部形象,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凝聚最大力量实现中国梦。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总策 划:贾立政
执 行:陈阳波 魏爱云 刘 建 袁 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