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调查显示,我国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差距比较大,政府和事业单位养老金中中位数是新农合养老金中位数的33倍,财经评论人周俊生就此作出评论。
周俊生:最近几年养老金双轨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批评意见,全国总工会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提高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缩小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差距。这种呼声也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响应,一些地方政府从地方财政中每年都在拨款充实养老基金,连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两者的差距确实正在缩小。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双轨制只是对我国城镇人口中的不同人群所享受退休待遇的一种描述,如果将农村里的老人养老待遇一并统计进来,只能认为我国的养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多轨制,不仅两条轨。
除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跟企业单位的两条轨道以外,农村人员的养老待遇实际上被排除在制度之外,他们的轨道还处于无序状态。农村地区的新农合养老金的资金来源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养老金资金的来源也有很大不同。新农合是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以后用农民自己的钱来提供的养老,所以目前新农合还只能覆盖农村1/4的人群,更多的农村老人连这样低廉的养老待遇都得不到,即使是那些已经建立了新农合的农村地区。一旦他们的集体经济出现问题,养老资金供给发生困难,新农合也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目前的社保基金仅仅针对城镇人口并不考虑农村地区,这种养老待遇多轨制的形成与政府在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上存在偏向有直接关系。
比如说企事业单位养老待遇,为什么会形成两者的不同?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改革,而且那时候改革进行得比较彻底,减轻了政府负担,退休人员的养老由社会统筹来解决。但是事业单位的改革进行得比较晚,大概是从90年代开始,为了使改革顺利推进,国家以提高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做法来帮助事业单位的人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就出现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反而高于在职职工工资的怪事情,事业单位一些看门的老头的退休工资居然高于企业里面的高级工程师。
国家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支付了高额成本,这也使事业单位改革的效果打了折。政府机关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成为我们现在社会各个阶层中的最高者,这是政府权力应用不当所造成的。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应该以维护社会公平为最高目标,但是政府却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全民提供的养老资源集中供给于自己身边的人,并且按照与政府的亲疏关系设计出了养老制度多轨制。政府公务员之类的,与政府最亲,离的最近,所以养老金最高,事业单位离政府也比较近,所以养老金也比较高,企业就远一点了,所以养老金就差一点,至于农村地区离政府最远,政府根本就不考虑了。
这一种政策制定很不合适,违反了政府作为社会公平秩序守门员的职责,养老金出现的多轨制,提醒我们在改革当中也需要加强整个社会对政府的监督,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