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增强职业意识 提升人才情商
徐公芳
2013年05月30日14:04   来源:浙江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当前社会上有一个很突出的“两张皮”现象,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多种教育渠道,提升他们的情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从社会需求出发,加快构建以培养“上岗能力、迁移能力、个性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养、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为要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合格的社会公民。这是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个人梦”、进而为“中国梦”作出贡献的现实路径。

  为此,这些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学生情商的培育和提升,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构建职业意识和情商培养的载体。

  构建系统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实施职业素质基本课程,以增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施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素质”的宗旨,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系部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活动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开展职业素质实践和职场文化教育课程,促进与强化学生珍重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树立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工作,扎扎实实为社会作贡献的敬业与和谐精神。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职业意识和情商教育。在专业知识教育课堂中,注意有机地渗透情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历史以及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在学习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回味科学的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验、实训课中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和团队精神。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主题活动。如开展技能节、科技创新节、文化艺术节、心育文化节、公寓文化节,新生活动月、读书活动月、志愿服务月、社团文化月,建筑文化宣传周、心理健康宣传周、科普宣传周等,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多年来我们致力建设鲁班文化、心育教育系列、定向体育文化等省级校园文化品牌,借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实践、锲而不舍、敬业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性格特征,养成情绪乐观稳定的良好心理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良好判断、迅速反应、果断行动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建立职业意识和情商培养的阵地,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

  通过成立素质拓展中心,建立学生创业园区,设立仿真实训基地等,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 把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以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使学校培养理念与企业文化观念有机结合;打破以往单纯灌输的模式,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从而缩短职业院校课程与社会工作的距离,最终落实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高职人才这一根本目标。

  实践实训的教学和职业意识养成与情商培养相结合。

  职业意识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以职业技能培养作为职业意识教育的载体。在实践实训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注意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如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开拓创新、遵纪守法、严谨自律、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等等,学生只有在“职场”环境中才能切身体会到什么是职业道德,使他们把职业道德规范形成习惯,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如规范意识和标准意识,养成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和技巧,等等。第三,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四,注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作者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