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周文彰:切忌形式主义
——在厅局级领导干部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专题研讨班、法学骨干师资培训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2010年10月19日)
2013年05月29日09:4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在各位学员结业离校之际,我送你们一句话作为母校的礼物:“切忌形式主义。”

我很早就注意形式主义问题。我发现我们工作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作为上级的甲对下级乙说,要怎么怎么,应如何如何。转脸,乙作为上级对下级丙说,要怎么怎么,应如何如何。接着,丙作为上级又对下级丁说,要怎么怎么,应如何如何。层层都记住了怎么说,层层都没想怎么做,形成了一个“操作真空”。结果,会没少开,话没少讲,文件没少发,但多少年过去了,问题还是问题,不但没解决,有时候反而更严重了。

这就是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及其恶果。

我很快发现,形式主义不是个别,也不是一时,在有些地方,形式主义已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工作习惯,因此有很多表现。比如: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开过了,文件发过了,就算工作做过了,精神贯彻了;比如工作浮在上面,活动此起彼伏,声势浩大,就是做不到最需要这些工作的基层去,做不到期盼这些工作的群众中去;比如抓几个典型,做几个景点,供领导考察调研使用,其他地方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比如制定规划、制度、规章、纪律等等时,认真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讨论,但定完了就完了,至于执行了没有,落实了没有,基本不去关心;比如每逢重大节日,找几个贫困家庭、生病教师、下岗职工、残疾人,前呼后拥登门看望,送上慰问品,电视报纸一报道,关注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众的工作就算做过了;等等,不一而足。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求表面,不顾实质;只图虚名,不求实效。我们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太过分、太严重了,以至于几乎中央每一次重要会议、中央领导每一个重要讲话,都要严肃批评形式主义,严厉禁止形式主义,但形式主义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有加重、泛滥之势。何以如此?愈演愈烈的形式主义逼得我思考这个问题。我猜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可能有人喜欢。如果不喜欢,见到形式主义就批评,或扭头就走,甚至发通报让大家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也就没人再敢搞形式主义了。

二是可能很管用。比如成功地应对了检查;受到了领导表扬;被宣传推广;得到提拔重用;等等。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有动机的。如果没有任何用处,形式主义不会这么受人青睐、屡禁不止的。

三是可能习以为常。形式主义你搞我也搞,花架子你做我也做,大家都已经习惯这样工作,因而见怪不怪了。否则,无法理解:这么多的形式主义,普通老百姓一看都明白的花架子,怎么可能躲得过这么多智慧的大脑、明亮的眼睛呢?

如果真如我的猜想,就非常可怕了。形式主义危害太大了!

首先是误事。形式主义一般都属表面文章,花架子,不解决任何问题,搞形式主义的人也不想解决任何问题,因此误事是必然的。用形式主义去做经济工作,经济上不去;去防治污染,环境好不了;去对待民生,民生不可能改善;去解决社会治安问题,老百姓肯定没有安全感。

其次是伤财。形式主义虽然不解决任何问题,但有时成本却非常高昂。一些场面,不花大钱,“形式”不成“主义”、“架子”“花”不起来。发达地区财政充足,花点钱小菜一碟,欠发达地区还得八方筹钱,到处化缘摊派,搞得鸡飞狗跳,怨声载道,“伤财”变成了“劳民”、“扰民”。本可以用来济困、办学、修路架桥的钱,成了形式主义的牺牲品。

第三是毁容。形式主义严重败坏党风政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损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象,伤害老百姓的感情,减损老百姓的信任,消解老百姓的信心。

误事、伤财、毁容,这是择其要者而言的。实际上,形式主义危害怎么评估都不过分。毛泽东同志说:形式主义害死人。邓小平同志说: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江泽民同志说:形式主义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胡锦涛同志更是多次严肃批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大敌。

我希望各位学员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的恶劣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同时,作为上级领导,要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不让形式主义的东西轻易过关,也坚决不用搞形式主义的人。假如这样做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形式主义的市场就必然会越来越小,直至最后消失。

让我们为这一天的到来而共同努力。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周文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