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普通百姓中国梦:情系天桥寻梦人
宣讲人:毛众
2013年05月28日17:0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叫毛众。再过两个月,就满64啦。没错儿,共和国的同龄人,属牛的。我是西城区天桥街道天桥小区的一名文化志愿者,今个宣讲的题目是《情系天桥寻梦人》。

情系天桥寻梦人?这是我微博的署名。人们常说,人生有梦才精彩。也许有人会问: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有梦想?您真说对啦。不信,您就听听我的故事。这得从2011年的10月28日说起——

那天,我在《北京日报》上读到一条消息:天桥演艺园区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这里将建成34座不同风格的演出场所,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演艺功能…… 手捧报纸,我的眼睛湿润了。

为什么?因为我是地地道道的天桥人,父母都是天桥的老艺人。提起天桥,您一定不会陌生,四九城没有不知道的。“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说的就是老天桥的繁华热闹景象。

可是在旧中国,天桥老艺人的命运就没有那么好了。我父亲3岁那年,我奶奶就没了。我爷爷靠着一支唢呐,苦巴苦熬地把我父亲拉扯到8岁,实在养活不下去了,硬是狠下心把自己的亲骨肉卖给了杂技班子。从此爷俩天各一方,直到我父亲去世,也没能再见到我爷爷一面。一个8岁大的孩子,学艺受的那些罪连想都不敢想。板子打、藤条抽是家常便饭,动不动还要跪在撒上玻璃碴子的门坎儿上受罚。

后来,父亲流落到天桥,卖艺为生。旧社会,穷苦的卖艺人没人瞧得起,没人格、没地位、没尊严,出卖的是强颜欢笑,收回的是心酸眼泪。过去有句老话:“王八戏子吹鼓手,下九流中下九流。”所以,我父亲发下一个狠誓:就是打死,也不让儿女再干这个不是人干的行当!

解放了,天桥的老艺人彻底翻了身,扬眉吐气当上国家的主人。我的父母也都加入了国营文工团,成为咱新中国的第一代文艺工作者!家里的条件好了,父母一门心思供我读书,我却偏偏喜爱上曲艺这一行,从小就偷师学艺,参加工作后也没有离开过这一行。因为我爱天桥这地界,爱天桥这文化,我要说,要唱,要用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民俗文化倾诉我心中全部的爱,这成为我深埋心底的一个梦。

就在得知“天桥演艺园区”启动建设的当天,我把自己关进房间,翻开老照片:“爸,妈,您二老听见儿子说的话了么?咱天桥地区新的文化春天来了,这是咱们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希望之光啊,您们这些老艺人在九泉之下可以欣慰了,咱三代人的梦也就要实现了。”从不喝酒的我,那天晚上,醉了。

没想到第二天大清早,居委会书记找见了我。一照面,我俩竟不约而同地说:“昨天的新闻看了没有?”书记笑着说:“毛老师,今个找您来,就是想请您老出山。咱办个曲艺队,配合着天桥演艺园区的建设,丰富咱小区的居民文化生活,您看怎么样?”书记的一番话和我的想法正是不谋而合,这回再不愁身上的特长没有用武之地了。说干就干,立马行动。

事过三天,也就是2011年的11月1日,“天桥社区曲艺队”成立了。纯业余,纯草根,百姓演,演百姓,百姓看。尽管困难很多,可我们不怕。没有节目脚本,我就没日没夜的拼命编写;没有表演基础,我就一句台词一句台词的教;没有舞台经验,我就一个身段一个身段的示范。我们曲艺队创作了数来宝《北京精神老少赞》、天津快板《和谐小区我的家》、相声《梦寻天桥》等多个群众原创作品。带着这些节目,我们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敬老院,演出深受大众好评。

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不计报酬,更不讲得失。每次演出我都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候蹲在马路牙子上,一瓶水,一个馒头就解决了问题;去年老伴60大寿,我正忙着宣讲十八大精神,闺女儿子打电话说:“爸,妈这个生日你无论如何得回来。”可是那天因为演出我又没能回去,只好给老伴发了条短信:“老伴,我们风风雨雨走了这么多年,没能对着你说声生日快乐,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把观众的笑声、掌声作为礼物送给你,你,听见了吗?”

当掌声响起,满场欢笑的那一刻,我哭了。是难过?是伤感?都不是。那是一种激动,是一种看到群众如此欢迎喜爱传统艺术的激动,是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光大的激动。作为一名社区文化志愿者,我打内心里感到非常非常幸福!

我生在天桥,长在天桥,天桥梦,就是我的梦,我的中国梦!我要在这里展示咱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我要在这里为咱们的中国梦喝彩、添彩!

有的人劝我说:“老爷子,这年龄不饶人,该退下来歇歇啦。”我呀,总是笑着回答:“老吗?我还想活到100岁,亲眼看看‘两个百年’的辉煌哪!只要是胳膊腿还能动,我就要继续创作更多老百姓欢迎的文艺节目,继续追梦、圆梦,做咱天桥的寻梦人!”谢谢大家!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