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张国祚:文化产业安全研究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2013年05月24日08:53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文化产业安全的研究必须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二重关系出发,着眼于社会效益安全,经济效益安全,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穿,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必须重视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只有创作、生产和传播陶冶情操、激励进取、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观念先进、内容科学的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地教育人民、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才能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产业社会效益。这是文化产业安全第一位的关注点;没有这样的社会效益,就没有文化产业安全。

先进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能否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则取决于其商品属性如何。只有艺术性强、科技含量高、受众喜闻乐见、抓眼球、卖点大的先进文化产品,才能更多更广地得到传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此过程中也能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如果文化产业总赔钱,那就必然会使产品减少、市场萎缩,无论多么优秀的文化产品,也都会因为数量受限,而使其影响面大大缩减。

为使文化产业在确保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这一价值体系的四层含义对当代中国针对性非常强,对于维护文化产业安全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

中国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濒临亡国灭族,到今天看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无不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的结合。不断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使我们不断战胜一个个困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正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命运,使我们离中国梦成真越来越近。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

不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值得忧虑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把今日的中国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纵向比较,放在当代世界发展大格局中去横向比较,就不难发现: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活富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享有这么多自由、民主、人权,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解决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只能靠丰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照搬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必须坚定。

无论哪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民族精神、需要爱国主义、需要时代精神,只是对具体内容界定不同而已。中国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利益多元、价值观念多元、矛盾多发,亟需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弘扬。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的道德底线。尽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好的,但还是有相当一些党员干部尚不能或不完全能自觉做到知荣崇荣效荣、知耻戒耻反耻;理想失落、价值扭曲、诚信缺失、爱国意识淡漠、情感背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时有所见。因此,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4月26日B02版。)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张国祚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