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花费不过三千元,类型品种真齐全
关注假学历:又出“升级版” 官网检测能通过
记者 赵宇飞
2013年05月22日08: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朱慧卿绘

原题:学历也套号 假证竟乱真

假学历又出“升级版”!近日,网上出现大量兜售“套号学历”的贩子,声称办理出来的是全国统一招生录取的正规学历。记者全程暗访,并将办理的套号学历送往用人单位检测,多家用人单位上网验证后都得出相同结论:此学历为真。

热销

品种应有尽有,价格在2000元至3000元,“一天能接十几单生意”

“办理套号学历,能上网查证书编号,与真学历有同等效力!”记者在搜索引擎输入“套号学历”后,即显示出大量办理套号学历的信息。学历贩子们有的直接公布QQ号招揽生意,有的以“教育网站”或“文化传播网站”为名,明目张胆地经营。

表面上看,“新诚文化”像一家正规的电子商务网站。打开网站按照QQ号,记者与“新诚文化”的客服人员取得联系。

“我们会根据你的需要,在学信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筛选出与你重名的毕业生信息,选中套号对象后,就用他的证书编号给你制作毕业证、学位证,等于跟你重名的人替你上了大学。”客服人员热情地介绍,专科学历2300元,本科学历2500元,“是业内最低价”。

这名客服人员甚至还自称是“老字号”,制作技术领先,防伪检测都能通过,“我们有时一天能接十几单生意。”

记者随机暗访多名学历贩子后发现,他们办理的套号学历品种十分齐全,专科、本科、硕士,普通全日制、成人函授等类型应有尽有,价格一般在2000元至3000元。

门道

通过查询、筛选重名者来获得学历编号,证书还有“做旧”工艺

套号学历是如何出炉的?为一探究竟,记者决定亲自办理一份套号学历。“新诚文化”表示,学信网上1991—2001年之间的毕业生信息都缺失照片和身份证号码,办理这段时间的学历效果最好。于是,记者以1974年出生的“刘军”(化名)的身份办理了套号学历。

套号学历的出炉过程主要分三步:

首先是查询、筛选重名者。按“新诚文化”的要求汇去查询费,一天之后,记者收到了7个同年同月生、名为“刘军”的毕业生信息。这些毕业生涉及北京、陕西等省市的高校,都没有照片和身份证号码,证书编号也是被遮盖的。

第二步,靠“解码”获得学历编号。选定北京的一所高校后,记者又汇去一笔“解码”费用。两天后,“新诚文化”称“解码”成功,并发来了一串九位数的学历编号。至于“查询”和“解码”是如何做到的,“新诚文化”却讳莫如深,只表示“做我们这行的,肯定有自己的渠道”。

最后就是制作学历证书了。补齐余款约3天后,记者收到了办好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证书被做成了略显陈旧的样子,传过去的照片也被处理得更显年轻,证书上加盖有这所大学的公章,甚至还有当年这所大学校长的签名。

记者用“刘军”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实名注册学信网账号登录后发现,其学历编号、毕业院校等信息与证书上完全一致,但没有照片和身份证号码。随后,记者又将这份学历送往多家用人单位,他们登录学信网验证后竟都表示:此学历为真。

不过,套号学历也并非万能。多名学历贩子提醒记者,不能用套号学历去考公务员或研究生,一旦套号对象已考上公务员或研究生,就会被查出来。

据了解,制售套号学历已成为一个灰色产业,学历贩子大多通过网络交易,购买者遍布全国,为拓展“业务”,不少学历贩子正在各地寻找加盟商、代理商。

成因

假学历已成畸形“刚需”,违法成本过低,用人单位审查不严

学历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学信网今年曾发布官方声明称,网站系统并不存在漏洞。2010年起,网站已禁止对新注册的、无本人照片的学历信息进行查询,对往年注册信息中没有照片的学历,也已屏蔽部分信息,防止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对此,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鹏飞也指出,“查询”和“解码”这两个环节都不可能通过公开的渠道实现。“学历贩子可能通过内部关系,从高校或网站工作人员处获得信息,也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攻击网站,窃取信息。”

近年来,从单纯的假学历到注水学历,如今又升级为真假难辨的套号学历,假学历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让人防不胜防,严重危害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

谁在助推假学历不断升级?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安白认为,在当今社会,高学历是求职、升迁的硬指标,购买假学历已成为一种畸形“刚需”,形成了巨大的买方市场。

同时,违法成本过低也是假学历禁而难止的原因。王安白表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制售假学历将承担刑事责任,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而购买、使用假学历却仅面临行政处罚,不需承担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审查不严也是重要原因。多家用人单位坦言,他们在学信网上查到的学历编号与证书编号符合,就认定学历为真,很少去核实每名求职者的原始档案。

目前的人才评判体系,为假学历的滋生提供了社会土壤。专家建议,高校和相关网站应加强管理和防护,肃清内部“蛀虫”,保障学历信息安全;用人单位也要加大对求职者学历的审核力度。此外,公安机关应根据网上留下的联系方式顺藤摸瓜,对学历贩子予以严厉打击,并调查清楚学历信息泄露的渠道等。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