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杨金海:全面把握深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2013年05月22日10:30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摘要: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一系列新阐述新概括,特别是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全面把握深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此,应做到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贯彻飞跃到一个新水平; 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原则; 按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做好各地区、各系统、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 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和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党的领导以及党的自身建设; 注意工作方法,做到稳中求进。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新理论成果 把握 实践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流,也必将对世界文明的推进产生深远影响。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特别是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科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一系列新阐述新概括,特别是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对未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境界。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丰富,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在此基础上,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历史视野、未来意识,科学分析和判断我们各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开创工作的新领域、新境界。

一、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标题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十八大的灵魂。可以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直是我们历次党代会始终不变的主题。尽管世界风云变幻,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具体任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改革开放总旗帜没有变,总道路没有变,总方向没有变,总战略没有变。那么,这次大会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呢?

这是有原因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开辟的这条道路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艰难探索才取得的巨大成果,需要倍加珍惜。这条道路经过 30 多年的实践证明是非常正确的。在它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繁荣、政治昌明、思想解放、社会和谐。在世界经济危机依然严重,资本主义困难重重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可以说,这 30 多年来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就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自鸦片战争以来的 170 多年里,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泰民安、人民丰衣足食,而且在世界上讲话底气很足,受人尊重。实践证明,我们这条道路是对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说,应当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理由怀疑这条道路。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我们这条道路很不平坦,目前更是进入到一个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需要坚定信心。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有很多问题。2011 年胡锦涛在纪念建党 9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其中就讲到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讲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较大、消极腐败严重等问题,这对我们的社会稳定发展形成挑战。这些危险和挑战都是非常严峻的。如果我们不能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不能够顺利发展。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面临这些危险,我们怎么办? 确实,在这些问题面前国内外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认为这是改革开放造成的,企图走回头路。这是不对的。有的说这是社会制度有问题,企图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抛弃掉,改旗易帜,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路,或者走民主社会主义的路。这也是不对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尽管不少,但毕竟是支流,不是主流,主流还是我们取得的成就。

必须明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走自己的路,不能走回头路,更不能把我们原来的路子断掉,再去修一条所谓的新路,这是绝对行不通的。为什么? 这是历史老人告诉我们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我们的先人曾经照搬过西方的很多条路,都走不通。国民党搞资本主义,没有成功; 中国社会党企图搞改良主义,也走不通。还有过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更走不通。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先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然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曾经取得了“两弹一星”等成就,但由于在体制上照搬苏联模式,也造成了很大失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想改革,但由于改革没有成功,蜕变为资本主义,而且是很初级的资本主义,结果怎样? 大家现在看得很清楚,那是一场悲剧。我们很幸运,得益于觉悟早,并及早进行改革,而且把握得好,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功。实践表明,走老路不行,走邪路也不行,还是走自己开辟的新路靠得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很多特点和优越性,既超越了资本主义,又扬弃了传统社会主义,是一条新路。在经济上,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和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既超越了资本主义,也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主要秘密所在。实践证明,这种有组织( 政府调控) 的市场经济要比无组织( 自由主义) 的市场经济好。在政党政治上,我们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在保持政治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既避免了资本主义多党制的混乱性,又避免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一党制的集权性。在思想文化上,我们实行“一元指导、多样并存”的方针,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各种思想文化并存发展,既保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方向正确,又使得各种文化能够自由发展繁荣。

完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乃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基础上,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还积极吸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成分,逐步形成的一套新的制度体系。其显著特征是“两只手”同时发挥作用,但又不是简单的“混合”制度,而是“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制度,性质上仍然是社会主义的。例如,在经济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政治、文化上,也都有类似特征。因此,这条道路蕴涵着一套既有自由又有管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新理论、新制度以及新做法、新经验。当然,这条道路还蕴涵许多其他特征,如“执两用中”、“稳中求进”、“包容开放”、“革故鼎新”、“坚强领导”等,其中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研究和发扬光大。

当今世界,人类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关头。西方文艺复兴时代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以“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物竞天择”理念为中轴的旧人文主义时代正在失去昔日的辉煌,而以“社会主义”、“和谐共赢”、“和平发展”为主旋律的新人文主义时代正在兴起。这是需要巨人而且能够产生巨人的时代。在这个千年一遇的时代潮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兴起一定能够发挥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成为这个新时代的重要角色。特别是青年人,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和抱负,要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为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巨人,至少要有向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勇气和行动。

总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对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有重大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这是一条新路、好路、光明之路。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三重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只要我们坚持走这条道路,就一定能够再接再厉,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把中国真正建设成为经济强国、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同时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中华民族的新贡献。

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比以往更全面更深刻,因而更科学,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至少体现在以下 10 个方面:

( 一) 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党的指导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党的十八大的最大亮点,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丰富和发展。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报告进一步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科学确定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实践的要求、人民的愿望。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运用党的指导思想,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学发展观必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 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流、实践基础作出新的系统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追溯,进一步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并实践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反映了我们党尊重先贤、继承前人的优良作风,也为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科学判断。党的十八大把我们今天所处的历史方位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发展阶段理论的新阐述。众所周知,上世纪 80 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明确了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了大尺度的历史方位。根据这个判断,党的十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即解决温饱问题阶段、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进一步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新世纪的头十年,经济总量翻一番; 第二个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此后再用 30年左右时间,建成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定我们现在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使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方位更加明确。为什么说这是决定性阶段? 因为党的十八大后的五年,是我全面把握深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为关键的阶段。不仅经济社会建设的任务很重,而且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很多年积累的问题,如收入差距问题等,要在这个阶段基本解决。这就需要智慧和勇气。同时,国际形势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我们沉着应对。所以,今后五年的发展十分关键,我们的发展方针、战略部署、政策措施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下一个五年内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规划,制定时间表,按照目标管理方法,建立“倒逼机制”,稳步处理好各种关系,完成我们既定的任务。

( 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作出新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统一。作为一条现代化道路,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强“五位一体”建设,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其中包含着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发展战略、政策措施。作为一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我国现阶段的根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为内容的制度体系。报告还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即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 五) 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自信”,深刻把握其“四大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3],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4]。报告还强调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5]。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其意义、内涵、特征等,并以此为坐标总结过去,开辟未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 六) 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近十年来我们的发展道路逐步拓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以经济、政治、文化为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建设; 2005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拓展为连同“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任务,但只是把它作为“四位一体”的附属内容;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独立出来,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涵。具体来说,还要在许多方面创新发展模式。比如,要把传统“四化”( 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建设转变为新的“四化”( 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建设; 要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 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使我国逐步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这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转变,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必将进一步引发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革命性变革,深刻改变中国人民生存理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七) 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内容。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以“新四化”建设为内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政治建设上,首提“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第一次提出包括 12 个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社会建设上,系统提出解决六大民生目标,即教育、就业、收入、社保、住房、医疗,并提出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第一次将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提出来,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 八)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部署有了新表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这是我国未来若干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构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旗帜、道路不能变,也不会变,因为中国经济社会仍然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在世界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一句话,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没有变,这是我们制定现代化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的总体依据。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五位一体”( 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的总体建设布局。总任务和总目标是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来说,就是到建党 100 年把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建国 100 年建成现代化国家。这个总任务又可具体化为“三大历史任务”,就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了总体的宏伟蓝图。

( 九) 对推进改革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了新要求,即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也即“八个必须坚持”。“八个必须坚持”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7]只有坚持这八项要求,才能使我们的发展改革更科学、更合理、更加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其中特别突出了改革发展中的“人民主体地位”,这是对“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化。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保证发展效率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们的改革发展才具有科学性,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和目标前进。

( 十) 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目标。第一次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并提,一道作为党的建设工程的主线; 对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出部署; 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建设新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还有很多,例如第一次提出收入倍增目标、海洋强国目标、美丽中国理念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内涵、新思想、新表述。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落实这些新理论,必将极大地推动各条战线工作的科学发展。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最重要的是要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需要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 一) 推动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8]。要懂得“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但是,也必须懂得国内外实践都证明的一个新道理,即“乱发展无道理”。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学会区分什么是科学发展,什么是非科学发展,并努力坚持科学发展,反对非科学发展。具体说来,要使我们的发展观念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破除“以物为本”( 尤其是破除以 GDP 为本) 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二是破除“片面发展”( 尤其是破除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发展) 的理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三是破除“不协调发展”的理念,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 四是破除“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要注意“破”,还要注重“立”,要努力学习关于科学发展的新话语、新概念,确立新思想、新风尚。

“观念一转,海阔天空”,“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大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才能达到一种新水平,推动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才能达到一个新境界。

( 二)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贯彻需要飞跃到一个新水平。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有着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起初,作为一种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主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指导作用。今天,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更加重大而深远,不仅要体现到经济社会建设中,还要体现到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军事外交、民族宗教以及党的建设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全面把握深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9]

( 三)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即“八个必须坚持”原则。把握“八个必须坚持”原则,特别要突出改革发展中的“人民主体地位”,这是对“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有阶级性、阶层性、群体性的。我们讲“以人为本”,不是以某一少数人群为本,更不是以少数既得利益集团为本,而是以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利益为本。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更加公平合理地处理好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还要坚持和平发展。这是今后若干年要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在保证发展效率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们的改革发展才具有科学性。

( 四) 推进科学发展,需要按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做好各地区、各系统、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特别要着眼于“五位一体”建设和“三大历史任务”总目标,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求、方法、原则等贯彻到“五大建设”中。不仅在经济领域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在政治、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也都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由理论变为现实。党中央已经依据“三大历史任务”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和“两个倍增”目标。我们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并做出落实方案。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才能到位。

( 五)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理念,最重要的是转变发展方式。“非典”现象、生态破坏现象等启示我们,只注重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会造成发展的不平衡、不全面,会出现发展的短板效应。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进一步昭示我们,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好产业结构转变等问题。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的发展方式已经发生很大转变,但仍然需要继续努力。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发展方式要实现从以物为本的发展向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又具体表现在“五大建设”中。

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实现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一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是从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三是从依靠第二产业向三种产业协同拉动转变; 四是从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亮点。比如,要加强新的“四化”( 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建设,并使得彼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又如,要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经济增长格局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等。这些战略举措既是经济建设,又是社会建设。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包括“三农”问题、民生问题、环境问题等也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发展更加广泛的人民民主,改进党和政府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民族精神支柱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注重把“软实力做硬”,又把“硬实力做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争取我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一句话,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建设文化强国。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住房、医疗等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特别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经济上,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使得市场调节这只“无形之手”和政府调控这只“有形之手”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在政治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在文化上,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在社会方面,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在生态文明方面,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 七)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繁荣富强。在当前和未来科学发展的征途中,我们党仍然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时,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八) 推进科学发展,要注意工作方法,做到稳中求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推动,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历来强调“十个指头弹钢琴”,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工作都需要积极主动地改革创新,整体推进。但是,在改革发展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个分清轻重缓急、先后安排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阐述,但对当前所面临的攻坚克难问题作了分析,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10]。这就表明,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看,下一步在抓好全面发展的同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也就是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切好蛋糕”。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是保证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政治领域,首先要解决党的基层组织涣散、消极腐败问题。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若不尽快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所以,我们应当按照中央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相关部门更要积极主动地落实中央要求,尽快拿出改革方案,逐步解决问题。其他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包括做好调查研究、思想教育工作等,努力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进一步讲,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工作也有先后安排问题,也需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攻关。

做好改革发展工作,重在处理好各种关系。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又要保证社会的公平。这些年公平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要尽快解决。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公平问题,社会稳定发展会受影响,效率也就谈不上了。但在处理公平问题时,也须时刻注意效率问题,不能矫枉过正。一句话,要按照唯物辩证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认识,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全面把握、深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远意义,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阐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所作出的战略部署。团结带领人民,科学发展,努力奋斗,不断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美景。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人民日报,2012 -11 -18.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杨金海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