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提升文化自觉五种意识不可缺
李翔海
2013年05月14日10:35   来源:前线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而文化自觉在相当程度上又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指导下,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心胸和眼光,对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状有深刻反思,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有清醒认识,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提升文化自觉。在这方面,以下五种意识不可或缺。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方向意识。马克思主义正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列,在充分认同资本主义之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已经暴露出来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并由此而为人类社会面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更为美好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早亦最为深刻的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施以批判的思想系统。正因为此,即使是主张抛弃西方“现代性”、在当代对资本主义社会施以了全盘批判的后现代主义者,也依然将马克思主义奉为其思想先驱。即使是在东欧剧变发生之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潮的历史时刻,激进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依然发出了“马克思是不可超越的”呼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也正因为此,在进入21世纪之初,当欧洲国家的主流媒体在评选“千年伟人”的时候,马克思依然得以名列前茅。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思潮所具有的巨大而深刻的合理性,是马克思主义得以透过苏俄革命的实践而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党自诞生起就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面向未来,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意识。中国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自身独异而优良的精神特质,堪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一起被公认为人类三大主流文化传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成就,在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必然涉及人与终极存在、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共同体间以及人之身心间等方面的关系。具有深厚思想积淀与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化,在上述方面均体现出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价值系统乃至言说方式,从而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走过了一个由衰落而复苏的坎坷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中国文化传统遭遇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在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反封建、反侵略的持续努力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的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不懈奋斗中,中国文化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丰富与升华。时至今日,伴随着中华民族阔步走向现代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文化强韧的生命力不断在当代中国得到了清楚的体现,而且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与著名科学思想史家李约瑟对中国文化的肯定,到德里达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注目;从“文明冲突”论的倡导者亨廷顿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到曾以《大趋势》一书而誉满全球的奈斯比特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推崇,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面对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一定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以奠定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历程之中的、在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传统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中华民族文化为今天中国文化建设的生命主体、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必须清楚地看到,主张以彻底丢弃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质为前提、全盘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全盘西化”论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完全行不通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通过不懈的艰辛探索,走出一条既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而又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文化之路。

  三是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意识。开放包容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在中华民族的早期发展中,经过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多民族的文化之间的不断互动与融合,中国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存在格局。一方面是分布于中华大地的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具体的存在形态,共同构成了色彩斑斓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这些千姿百态的多元文化,又积淀、凝聚、升华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和灵魂的“中华文化精神”。“多民族文化形态”与“中华文化精神”之间是“多元而一体”的关系。与此同时,则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化就体现出了“和而不同”的精神追求,不仅承认、尊重差异,而且要通过多样性之间的相反相成、互补互济来达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境地。这种精神追求通过长期的积淀而生成了“注重综合”的思维方式。由此,中国文化传统体现出了鲜明的开放意识。正因为具有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形成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中国文化才能够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这方面,中国文化对于源起于印度的佛学的吸收和消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不同于注重人伦与家庭、认为立足于现实世界即可以获得人生终极的价值意义的中国文化,印度佛学则强调追求彼岸的“极乐世界”。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曾经对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但是,中土的士人们并没有简单地拒斥印度佛教,而是秉持和而不同的精神追求,以开放的文化心态,运用中国文化基本的运思方式,通过在更大的系统中寻找中印文化之共性的方式,对佛学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消化与整合,在保持了中国文化之基本精神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使中国文化发展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新的历史高度。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闭关锁国的现象,近代以来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和教训,但是从整体而言,中国文化依然堪称表现出了颇为开放的胸怀。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继续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以西方现代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如果以一种闭锁的文化心态来强调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性,就只能是要么像“国粹派”那样归根结底走向对外来文化的排拒,要么像“中体西用”论那样不承认外来文化具有根本性的价值。只有在保持民族文化精神之主体性的同时,亦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既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又积极吸取外来文化成果中为我所需的成分,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

  四是明敏的批判意识。对于中西文化传统的思想资源都应当予以批判的审视、择拣与取舍。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在近代以来与向西方学习相伴随的现代化过程中,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盛行的氛围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批判意识,中国出现了一些盲从西方文化的问题。某些全盘西化论者甚至宣称,即使我们明确认识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不足与问题,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只能对之“照单全收”。这种主张不仅在20世纪初期存在,而且直至20世纪晚期乃至世纪之交,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乃至危机已经得到较多暴露的时候,也依然有人坚持。时至今日,随着人类文化的多元开展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随着以反思、批判西方“现代性”为职志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内部的兴起,“西方文化中心论”正在逐渐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也以铁一般的事实无可争辩地宣告了盲从西方的荒诞不经。如果说在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中,对西方文化在缺少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盲从是应当反对的,在今天我们亦应当警惕另外一种倾向,即对中国文化传统缺乏批判性反省的盲目认可。随着西方式现代性弊病的不断暴露,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走向世界,出现了一种盲目肯定中国文化的倾向,在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过程中,事实上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中国文化中心”论,不仅希望通过“复古”来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而且甚至得出了“只有中国文化能够拯救人类”的结论。对中国文化的这种非反思性的盲从同样是一偏之见。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食洋不化”解决不了当代中国的问题,“食古不化”同样也解决不了当代中国的问题。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同样凸显了保持明敏之批判意识的重要性。可以说,在中国文化的当代建设中,如果没有明敏的批判意识相伴随,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意识和开放的文化心态均很难避免盲目性。只有根据中国文化当代建设的需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与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意识的同时,亦凸显明敏的文化批判意识,才能有助于真正合理地达成现代视野与传统资源之间的健康互动。

  五是自觉的创造意识。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为此,中国文化的当代建设必须具有自觉的创造意识并最终落脚于自觉自主的创造。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华民族现代复兴的实践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意识与对中西文化传统明敏的批判意识基础之上的自觉自主的创造意识,是中国文化当代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前提。

  (作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来源:前线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前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