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17日,人民大会堂。
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这是他第二次谈“中国梦”。第一次,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如今,“中国梦”挂满了风帆,起航。
(2)梦想之旅,从来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
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估算,中国从公元1000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然而,恰恰是如此富裕的“老大帝国”却出人意料地以屈辱姿态进入近代。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抗日战争……西方列强一次次凭借坚船利炮,践踏神州大地、蹂躏华夏儿女,“天朝上国”不得不一步步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尴尬境地,中华民族不得不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于是,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矢志不渝追寻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梦。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族独立之梦才成为现实。仅实现这一个梦想,中华民族就耗费了100多年时光,留下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发出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呐喊,付出了“春云湛碧血,秋雨湿黄花”的牺牲。
(3)改革开放让我们“富起来”,但“富强梦”仍在路上。
1978年,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渐次拉开大幕。经过30多年的筚路蓝缕,中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天的中国还有1.28亿人处在贫困线以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医疗、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
这些困难和问题,无疑是实现“富强梦”的拦路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更何况,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加起来还要多的国家,进行一场广泛深刻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走向民族复兴,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未曾历经的破天荒,也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其实现难度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4)梦想曾如斯之远,今日又如此之近。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中华民族就开始期盼伟大的民族复兴。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描绘了他的梦想:“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然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却一度非常遥远。上世纪初,爱国学子只能空自发出“奥运三问”、进步青年只能在小说中畅想中国举办万国博览会、革命先行者只能在建国方略中规划“进藏铁路”。
有梦想就有希望。经过100多年的抗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我们离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如此之近。奥运梦、世博梦、青藏铁路梦都已成真,飞天梦、潜海梦、航母梦更把不可想象化为现实。10年间,我们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20年里,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超过70%的贡献。
这一刻,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切近“中国梦”。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不断证明:依靠人民,事业就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断走向胜利;反之,远离人民,事业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注定要以失败告终。曾记得,淮海战役上一望无际的手推车,把胜利“推”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记得,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鲜红的手印,把改革的黄钟大吕奏响。
同样,实现“中国梦”也离不开人民的参与,离不开人民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彰显。从“宏大叙事”上说,“中国梦”是两个百年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实,这个“宏大叙事”的“中国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最终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因此,全国上下必须紧密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把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彼岸。
(6)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让人民主动参与,只有让每个人的梦想都拥有广阔的空间,“中国梦”才有牢固的根基和不竭的动力。
回望9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正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支持、尊重了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了人民的无穷力量,我们才在披荆斩棘的奋斗中开辟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复兴之路,书写“中国故事”、创造“中国奇迹”。
未来,我们也必须让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
(7)实现“中国梦”,要高扬“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改革精神。
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依靠改革,我们实现了举世罕见的经济高速增长,成就了惊艳全球的“中国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我们依然没有其他路径可以选择,唯有改革一途。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当下的改革已大不同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此前,阻力小、难度低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时至今日,改革所处的阶段是深化,面对的是难题,甚至痼疾,即所谓的“硬骨头”。然而,恰恰是这些“硬骨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躲不开、绕不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进入的是攻坚期和深水区。
与以前相比,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要触动的是位于内核位置的思想观念,是原有的利益格局,是利益既得者的利益。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直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因此,今天的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气、耐心和智慧,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例,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而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放权”。放权,就需要政府部门以“割自己的肉、革自己的命”的态度面对阵痛,需要壮士断腕般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8)追梦,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
邓小平同志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靠实干,我们把一个处在经济崩溃边缘的国家推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靠实干,我们改变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命运;靠实干,我们日益接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实干;不干,一切理想、梦想都将难逃“黄粱一梦”的下场。但是,在坚持实干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想深一层、想先一步,想清楚怎样实干,以使实干见成效、见实效。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干还是“李县长挖、张县长填、王县长来了不知怎么圆”地干,抑或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干?显然,答案是后者。要做到这一点,不能没有钉钉子的精神。
钉钉子,看似简单,但倘想把钉子钉下去、钉牢固,就需要一下一下、对准目标地钉,就需要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和担当。否则,必然“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9)创新是撬动“中国梦”的杠杆。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通往“中国梦”的道路上,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自当不走西方老路,而必须自力更生闯新路。在能源消耗上,美国人均年消费石油22桶多,中国只能在人均年消费石油两桶多的情况下求发展;在人口流动上,欧洲19世纪向海外移民6000多万,靠建立殖民地开疆拓土,而中国则要在自己的国土上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
环顾国际,美国正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欧盟积极推进“2020战略”、日本确立“再生战略”。对此,有人直呼“‘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分析这些国家的战略举措,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同点,就是创新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国内看,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从神九飞天到“蛟龙”探海、从高铁飞驰到科技兴农,一次次成功的背后支撑是创新。因为有了自主创新,一些优势领域、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因为有了自主创新,国家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国际媒体惊叹“创新势头在地理上正向东方转移”。
走好创新之路,我们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宜妄自尊大,要用好国内国际两种科技资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让创造者有甜头,让创新企业有效益,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10)接力奋斗实现“中国梦”。
泱泱中华文明,历五千年而不衰,靠的是什么?巍巍中华民族,经不可计数之挫折而不息,靠的是什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给出了非常有启迪的答案:“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习近平同志在会见采访十八大中外记者时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放眼近代以来的170多年,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始终坚持对于民族独立的追求,中华民族才历经苦难,走向辉煌;放眼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始终不忘对于国家富强的担当,我们的国家才实现了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亿万人民生活才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才大踏步向全面小康迈进。
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不可能轻而易举、一蹴而就。但越是困难,越是离梦想接近,就越需要我们勇敢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像愚公一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地把挡在面前的大山搬移,实现理想。
(11)在党的引领下圆梦。
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接力奋斗,离不开引领的力量。回顾过去90余年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
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中的每一件都足以彪炳史册,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能力在其中彰显无遗,赢得了举国、举世公认。
当然,面对已经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与时俱进,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使8200多万名党员成为8200多万个先锋模范,使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成为400多万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唯其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进一步赢得人民的信任、拥戴和期许,引领他们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梦想张开了翅膀,飞翔。
有人说,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就是她拥有超强的造梦、圆梦的自信和能力。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潮头,几代中国人魂牵梦萦、亿万中华儿女心结所系的“中国梦”,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而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闪耀喷薄。
此时此刻,我们更要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来源: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