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爆发7.0级强烈地震。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人民军队火速赴险,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社会各界广泛响应,四川人民英勇奋起,一场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
强大的救援力量再次集结,浩大的社会资源再次汇聚,博大的爱心热潮再次涌动,在关键时刻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气壮山河,震撼世界。
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磨砺,面对新的考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指挥更加沉着冷静,组织统筹更加迅速有序,抢险救援更加科学高效,充分体现了“同心同德、自信自强、科学高效、人民至上”的鲜明特点,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內涵,彰显了中国力量的强大,增强了中国道路的自信。
同心同德:弘扬民族大德
多难兴邦。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同心同德,是中华民族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戮力同心、夺取胜利的精神特质和优秀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中未被湮灭,就在于能在无数次苦难厄运中集合无数个体而凝聚成强大的整体力量,抵御和战胜任何风险和灾难。大到应对自然巨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小到日常困境,互帮互助渡过难关。这种仁爱友爱、互帮互助的民族特质已深深烙进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层结构之中。每当遇到灾难,这种民族大德就有如奔腾的地火喷薄而出,焕发出震天撼地的精神力量。同心才能同力,同德才能同道。芦山抗震救灾的事实再次证明:只要同心同德,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同心同德,表现在党和政府迅速决策、紧急动员的与民同心。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并强调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到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关键时刻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共患难。李克强总理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当日下午飞抵灾区,冒着余震亲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及时奔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从第一时间迅速组织救援到千方百计救助受伤群众,从物资调运到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各项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展开。危急关头,党和政府与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是我们从容应对灾难的坚强支撑。
同心同德,表现在华夏儿女八方支援、共克时艰的万众一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特质一旦溶入到民族血液中,就会在危难时刻,体现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民族气概。灾情刚刚发生,人民军队紧急驰援,公安消防迅速行动,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抢险人员抢通保通,新闻战线快速反应,成都市民踊跃献血……这一刻,平凡英雄的非凡作为感动世界。一家有难邻里相助,一时有难共渡难关,一处受灾齐伸援手,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到处迸发着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
同心同德,表现在灾区人民守望相助、自救互救的戮力同心。芦山地震灾区是5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再次面临灾难,受灾群众守望相助,以坚强的意志开展自救互救。青龙村村民经40多分钟手刨肩扛将1岁的小女孩乐乐从废墟中解救出来;头部肩部被砸伤满身是血的骆永龙联合同村的10余个年轻人挨家挨户搜救;瘦弱母亲竟独自将200斤的预制板挪开救出儿子;自家小卖部已经垮塌的张玉霞把矿泉水分发给了村民……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的典型事迹感天动地。从汶川到芦山,灾区群众在承受着一样的伤痛和苦难的同时,展现出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这种精神可以穿越时空,滋养着当代华夏儿女,闪耀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辉,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精神之花。
自强不息:展示国家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宣示:“我们坚信,在中国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际社会有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一定能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灾区美好家园。”这一庄重宣示,表达了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彰显出国家和民族面对灾难的坚韧与顽强。
自强不息,表现在综合发展中的强大实力。芦山抗震救灾的沉着应对、迅速响应,基于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累积效应”,国家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确保抗震救灾有序有力推进;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的“创新效应”,确保抗震救灾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基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同舟共济的“帮扶效应”,确保协力奋战、共克时艰。几天之内中央和省已向灾区拨付补助资金25亿,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涌向灾区,各种先进救援、医疗、生活设备汇集灾区。中央及地方政府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回应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最大限度满足了国际国内公众的知情权,让世界各国看到了当代中国的坚定与自强。
自强不息,表现在应对巨灾后的经验积累。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会日益坚强和愈挫愈勇。5年前抗击汶川特大地震那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建立的“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抢险救援工作机制,实施的“就地、就近、分散”的安置方针等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灾害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带来巨大的信心,提供了有益借鉴,使整个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震后灾区在最短时间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震后第二天,雅安城区、芦山县的商店、菜市、餐馆就已开门营业。微博微信遍发“不恐惧、不慌张、不添乱、不挡路、不投机、不瞎凑热闹”的鼓励与告诫。
自强不息,表现在面对灾难时的清醒认识。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中国政府和人民善于从应对自然灾害中认识自然、把握规律。这些年来,我们在抗击洪灾、非典、冰冻灾害,尤其是汶川和玉树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中,认识了不同自然灾害的特征,总结了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建立和完善了减灾防灾、抢险救灾、应急管理、危机处理的机制,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在这次芦山抗震救灾中,我们较好地处理了应急响应与社会动员、及时抢险与次生灾害预防、第一时间抢救生命与灾后疫情防控、抢险救灾与社会风险防控、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过渡安置与灾后重建等关系。抗震救灾迅速展开、有条不紊:震后53秒,第一条震情微博上传网络;1小时内,应急响应预案迅速实施;3小时里,第一支救援部队火速到达震中,400多名危重伤员被送往异地救护……这些,都是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科学高效:彰显制度优势
抗震救灾是人类社会面对自然灾害的系统性反应。灾难的发生不分国度,但应对灾难的方式和结果却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迥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更能调配社会资源,更能集聚各方优势,更能有效应对巨灾。芦山地震救援力量的迅速反应、救援体系的合理架构、救灾资源的科学配置、救灾设备的科技含量、救灾手段的专业程度,创造了科学高效的“中国式救灾”范例。
科学高效,彰显完善的救灾体系优势。在应对自然灾难的长期社会实践中,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较为完备的防灾御灾、抗灾救灾体系。科学的决策体系确保了指挥畅通,强大的动员体系确保了举国响应,有力的执行体系确保了令行禁止,完备的组织体系确保了运转有效,充分的保障体系确保了应急需求……这些体系的高效运行,汇聚成抗震救灾的磅礴力量。震后1分钟中国地震局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震后28分钟公安部启动一级响应机制;震后不到半小时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赶赴震中;震后半小时武警四川总队1200名官兵已赶赴灾区;震后5小时民政部向灾区发送3万顶救灾帐篷、5万床棉被和1万张折叠床;震后15小时第一支国家级专家医疗队赶赴灾区……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组织的较大规模地质灾害救援演习在芦山地震前两天举行,为芦山抗震救灾提供了实战经验。
科学高效,彰显合理的资源配置优势。抗震救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筹协调能力是一种综合检验。这次芦山抗震救灾,国家行政资源有效发挥,部队、公安、民政、卫生、交通、通讯、水利、气象、国土等部门的作用优势突出;社会民间资源动员充分,不少企业第一时间反应,广大志愿者踊跃参与,义务献血者短时间爆棚;物质资源迅速汇集,资金、设备、器械、食品、衣物等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往灾区;精神资源竞相涌流,基层干部冲锋在前,共产党员舍生忘死,社会各界爱心迸发。
科学高效,彰显先进的专业技术优势。面对自然灾害,人类一直在探索降低灾害和减少损失的途径,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的专业技术和手段在抗灾御灾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发的抗震救灾装备设备,在这次地震救援中发挥出神奇的作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过无人机第一时间赶制出分辨率达到0.16米的芦山县太平镇震后影像图;国家1:50000地形数据库部分成果为灾情评估、决策指挥、抗震救灾和今后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由北斗卫星、侦察机、远程运输机、陆航直升机组成的空中立体救灾网大幅提高部队抗震救灾效率;采用最先进的膜处理技术的多功能净水车解决了灾区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整个抗震救灾过程始终贯穿科学理念,处处凸显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人民至上:诠释执政理念
人民至上,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共识。在芦山抗震救灾中,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诠释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的高度概括和深度凝聚。
人民至上,就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生命的价值不以人数多少来衡量,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在手电筒照明的灾区帐篷里,李克强总理强调,生命是第一重要的,首先是救人。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确保受伤群众一个不漏。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强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压倒一切,救灾压倒一切,要紧急行动起来,全力以赴科学有序抗震救灾。从中央领导到前线救援人员,都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震后第二天,救援人员迅速入村入户入房,确保不漏一人,实现救援全覆盖。交通部门和部队官兵千方百计打通生命通道,确保危重伤员及时得到转移救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高度尊重。
人民至上,就是尽心竭力救死扶伤。这次地震虽然死亡人数较少,但受伤人员较多。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员的痛苦、降低致残率,是党和政府最现实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李克强总理在看望灾区伤员时表示,救治费用一律由政府保障到位,绝不能因为费用影响治疗,并一再要求医务人员尽最大努力降低伤员的致残率和送医后的死亡率。地震发生后,驻川部队和四川各级医疗机构紧急奔赴灾区抢救伤员,同时调集力量、腾出床位,为伤残群众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对转运到成都救治的伤员,各大医院除立即组织专家会诊、搞好食宿保障外,还为伤员设立了“爱心病床”、“爱心病房”、“爱心病区”,免费开通“亲情平安电话”,对地震伤员和家属进行心理安抚。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防疫人员迅速开展大规模防疫工作。这次抗震救灾把降低致残率与抢救生命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华大地得到升华。
人民至上,就是全力以赴重建家园。芦山抗震救灾正在紧张进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已开始部署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芦山地震灾区地处龙门山脉南端,地质地貌复杂,恢复重建难度较大。灾区党委政府借鉴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经验,积极探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独特方式及路径,注重因势利导的“发展型重建”、因地制宜的“生态型重建”,将民生工程与人民福祉、产业振兴与就业创业、恢复重建与跨越发展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建设更加美丽幸福的新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动景象,也是灾区人民建设新家园的美好愿景。灾区虽遭受重创,但“中国精神”必将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把一个浴火重生、脱胎换骨的崭新家园呈现在世人面前。
(执笔:赵明仁 王素 李明泉 王骏飞 游承陆 翟琨 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