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仇保兴:追求质量型城镇化 必须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2013年04月27日15:37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非常高兴跟大家介绍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策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污染物产生于城市,同时绝大多数的能源也被城市消耗,所以要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城市自身需要转型。中国的城市转型有三种类型,同时有六项基本原则。

中国的城镇化虽然前一半取得了有效的发展,城市基本格局还是紧凑型的,但是也面临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必须要从现在开始追求质量型城镇化,实现两个目标:一方面是人的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能够对下一代负责。由此必须要生态型城市转型。这样我们就提出三个基本原则:第一紧凑、第二多样、第三低碳。紧凑是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困难,同时也是所有的低碳、环保对环境的低干扰,低能源使用的前提。一旦我们在城市化后期出现城市病的蔓延,那么任何机会我们都会失去。多样化有两种含义:一方面能够提升城市发展的活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中国的地域广袤,重庆、上海、北京都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以必须要有一种多样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去适应它。而低碳是要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的瓶颈,减少能源消耗实际上就是减少污染。

所以,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互动的、整体的、有机的城镇化转型战略。

城镇转型有三种类型。首先我们把既有的城市进行转型、改造;对于既有城市的改造,尤其像重庆这样的城市,我们首先要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还有国家人居奖称号的城市,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进行改造,使建造、交通、垃圾处理、水处理都能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这个城市的产业类型也应该逐步向后工业时代转型。生态改造的目标、措施非常扎实,对于现在存在的问题,比如污染、缺水、能耗不高、地质灾害,都应该有非常好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既有城市生态的更新,使城市的碳排放逐步降低。

第二类型是新建的生态新城。新城就需要规划,从基础开始做起,使整个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多样性,而且需要老百姓参与,以及广泛的国际合作。现在,中国跟英国、新加坡、瑞士等国在城市层面和国家层面开展了广泛的生态城市的合作,这是我们国际合作一个新的开端。什么叫生态新城?有许多城市说自己是生态城市,但是生态城市应该符合这些标准:首先是紧凑的混合用地模式;第二可再生资源应该占整个城市能源的20%比例;第三绿色建筑达到80%以上;第四生物多样性得到体现;第五绿色交通使用比例应该超过65%;最后就是工业排放和碳排放应该低于其他城市50%。只有这样才可以说这个城市是低碳的,硬件上不会犯大的错误。

对于第三类灾后重建的城市,因为地震以后重建或者洪灾以后重建,对城市是一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重新规划城市,使城市发展质量实现一个跃升。比如北川一步到位,一个9万人口的小城市建成一个生态城市。玉树海拔4000多米,重建目标是要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因为环境是非常严峻的,而且生态承载率很低,所以这样的地区建造一个城市,就要从生态城市的角度,使它对环境冲击更小。

中国现在推行城市转型发展非常快,而且积极性非常高,现在已经初步决定,已有城市改造提升项目21个,同时新建的生态城区示范项目17个,还有30多个城市正在报名。灾后重建已经成功的有两个。所以在整个中国大地上生态城市和生态改造的项目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转型也有六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紧凑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新增的城市用地尽可能不占或者少占耕地,保持紧凑的城市用地模式。第二,构筑多样化的交通体系和步行的城市,使老百姓能够在林荫大道上使用自行车和公交车。第三,推广使城市轻轻地安放在自然环境之中的理念。第四,将城市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中去,我们采取一些规划管制的办法,使中国山水城市的理念能够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得到体现。第五,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特别是这些文化遗产以新的城市功能激发历史街区的活力。第六,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是城市绿色或者低碳的基础。最近这几年绿色建筑发展非常迅猛,能够代替原有的建筑模式,做到节水、节材、节能。

先行的国家和在座的大企业,实际上在低碳转型方面已经创造许多丰富的经验和先进技术,许多技术都适应中国的发展和应用,而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以不仅是城市的转型,还有城市发展的规模,仍然是有空间的,所以国际合作的空间非常巨大。我们希望先行国家和500强企业能够参与到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把先进的理念融入到中国的城镇化转型中。这样,一个国家对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企业对一个城市或几个城市进行示范,其他城市就会学习,这样我们合作就可以深化,人类的未来就会更好。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四期)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