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解决养老市场错位需发挥民间力量
裴珍珍
2013年04月25日08:41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解决我国养老市场面临的结构性失衡和供需错位的现状,应进一步激发民营养老机构的活力,让养老机构回归市场,同竞争,共发展

近日有媒体对北京养老市场进行调研,发现既存在着一些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火”场面,又存在着总体40%床位空置的“冷”尴尬。这一热一冷反映了我国养老市场面临的结构性失衡和供需错位的现状。

目前的养老机构主要分两种:公办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因享受财政全方位补贴且享有区位优势,性价比较高,成为老人们的首选养老地,然而却因为门槛高,存在着“僧多粥少”的尴尬。更有甚者,一些养老院将那些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拒之门外。

民办养老机构近年来虽然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却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考虑到经营成本高而选择低端市场,微薄的收入难以为继;若走高端路线,又背离了市场供需,民营养老机构最终陷入“微利”甚至“零利润”的恶性循环。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加快,预计到2050年每3个人中将有1个老人。随着“421”甚至“8421”家庭的大量出现,解决养老难问题正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际经验表明,激发养老市场的活力,民营养老机构应唱主角。如在美国,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法律简化了非营利性组织的注册手续,还建立了其进入公共领域的渠道和税收优惠、融资等激励机制。在英国,政府则把养老服务外包给社会机构,在向后者支付费用的同时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服务类型也根据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实际需求进行了细化。

解决我国养老市场面临的结构性失衡和供需错位的现状,应进一步激发民营养老机构的活力,让养老机构回归市场,同竞争,共发展,这才是改革的方向。

由此可见,享受夕阳红的美好,离不开全社会的力量。一方面,政府应从具体项目中抽身,成立面向全社会的专项养老基金,也可考虑直接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同时,还应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提高税收优惠等方式,完善社会捐赠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流向公共福利领域。另一方面,民办养老机构应抓住机遇谋发展,不断建立和提高品牌意识,做好细分工作,找到发展主题,通过独特的主题,吸引老年人入住。惟有如此,我们才能迎来一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养老新时代。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