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三个视角下的“党性修养”
中共淮安市清河区委常委 组织部长 顾晓芳
2013年04月17日09:1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如何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进行多方阐述,但对党性修养的本质却鲜有人关注。本文拟从常识、科学、哲学三个视角对党性修养本质进行思考。

一、常识视角下的“党性修养”

人们在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最常用的就是常识的视角。常识是人类各种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常识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常识具有三大特点:普遍性、直接性、明晰性。

“人们以常识的概念框架去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其实质是以经验的普遍性去把握世界,去形成具有经验的共同性的世界图景。”(孙正聿)正是基于常识的概念框架以经验的共同性为实质内容,所以的得到的结论符合经验主体的直接经验。常识视野下,对党性修养内涵的界定就会以现有的经验、普通的认识来把握,以大家的“感觉”来界定党性修养的特征。我们看对党性修养范畴的几种理解。如“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指的是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 按照党的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 主要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技能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等方面。”通过分析就会发现,除了中间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等明显属于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之外,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都罗列了一些常识的概念来陈述党性修养的内涵。这些特征几乎囊括了我们所能想到的“常识内容”,所以得到的结果符合经验主体的直接经验,因为这些概括词就是我们从经验中直接拿来的。因而,在常识下,党员的党性修养具有理论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技能修养等。由于常识具有的明晰性的优点,所以,以常识的概念来描述党性修养会给人一目了然的清晰感,更容易让普通人接受。

但是常识视野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常识往往附着于经验之上,如果“超越经验即是对常识的挑战,所以常识自身是非批判的和非反思的”。由于常识附着于经验之上,因而常识具有顽固性和凝固性的特征,违背常识就是背离经验,常识是“厌恶”反思的。因而,如果仅限于常识来理解党性修养,对党性修养的本质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常识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如果仅通过表面现象得来的知识来指导社会实践,效果往往不是太理想。

二、科学视角下的党性修养

科学,是关于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依靠概念范畴以一定的逻辑推演得到的具有绝对性的知识。科学源于经验,又高于经验,是对经验的概括和提高,是对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探索,虽然这种本质只具有暂时的确定性,但正是这种“暂时”在不断推动着人类不停的进行科学冒险和探索。

以科学的视角来考察党性修养范畴,无疑对发现党性修养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刘少奇对此贡献颇大。1939年,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曾指出:“人要生活,就必须进行物资生产,而要有效的进行物质生产,人们就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和组织,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进步,逐步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对立。不同的阶级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这就产生了阶级斗争。”1946年,刘少奇在的《人的阶级性》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的人们是作为阶级的人而存在的,”人的社会本质,由人的阶级性来决定,“而人的阶级性由人的阶级地位来决定”因而,处于什么阶级地位,就决定了人的利益追求,站在某一阶级的地位上为该阶级说话。不同的阶级说着不同的话语,“我们从人们各种不同的要求、学说及思想、言论、行动中,即可看出他们不同的阶级性”,进而得出封建阶级有封建阶级的党性,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党性,农民阶级有农民阶级的党性等,“这就是阶级社会中人们各种不同的阶级特性。这种阶级特性是由人们长期在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及特殊生产关系、生活方式而慢慢养成起来,成为人们的一种天性,这种天性,是社会的。”刘少奇指出,“党性,就是人们这种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这一概括被后人称之“对党性本质最科学最权威定义”。由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所以,一经提出,就产生广泛的影响。

实际上,在此可能还忽略一个最重要的细节,就是党性的本质的揭示。刘少奇文中明确提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如果党性修养是无产者阶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那么,党性就是无产者利益的最高表现,党性修养目的就是使充分地,绝对的、毫不保留的代表着无产者阶级的利益,是无产者阶级的代言人和利益实现者。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看,由于代表了广大无产者的利益,从而获得广大无产者的拥护,这正是党性修养的本质的反映。

三、哲学视角下的党性修养

如果科学的视野是对党性(修养)本质的探索,追寻事实上的真理,那么哲学视野下的党性修养,则是对本质的反思,追寻价值上的真理。

党性作为一个概念或范畴,在哲学上的意蕴和科学与常识的认识具有显著的不同。哲学追问的是:既然科学对党性(修养)有明确的界定,那么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党员的党性修养的提高就应该有所成效,如果没有成效或成效不明显,那么要么对党性本质的认识有偏差,要么是党员党性修养的锻炼方法不够科学,措施不符合对象的要求。

反思之一,对党性(修养)本质的认识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是否有进一步推进的必要?刘少奇对党性修养本质的概括事实证明具有科学真理性,因而在党建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世界在发展,形式在改变,今天面对的实践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对党性修养的探索局限于常识概念阶段,没有推进到科学概念,只是抓住枝枝节节的东西,没有更大的普遍性和确定性,那么很难说把握它的本质。当然内容上的更新非常有必要,但本质上的追问也是必须,而像当年刘少奇对党性修养本质界定的如此准确的认识至今很难看到。21世纪的今天,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党性如何阐述,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索。这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一切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和源头。

反思之二,党性修养是否是学习的对象?党性修养从纯哲学的角度来看,是党员本质的反映,是党员综合素质和素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质的规定性的概念或范畴,很难用量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不能说一个党员掌握的科学知识越丰富,他的党性修养就越高,一个党员知识贫乏就是党性修养很低,这在逻辑上不成立。因为党性修养和知识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同样,一个党员法律观念强,并不表明他的党性就高,一个党员科技水平高党性就高等等,这些推论都没有逻辑必然性。反过来说,党性修养高的人其科学文化知识就一定很丰富,法律观念强,创新能力强,这种说法也很难令人信服。因而仅仅从这些角度来阐述党性修养的本质仍然具有理论上的难点。同样道理,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员有可能其党性修养没有一个理论欠缺的普通党员高。所有这些都表明,党性修养本质的认识,如果仅仅从外延上加以界定,就很难把握到它的本质,没有本质的把握,只有现象的描述,很难说是科学的认识。

反思之三,党性修养本质与“德才兼备”中的德有什么区别?党性修养是一个党员本质显现,没有确定不移的对象,没有办法进行量化,因而它的本质应归属于“德”的范畴。官德的高低才真正影响到党风的好坏。一个没有“德”的官员,其掌握的知识越丰富,懂的法律越全面,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冲击就越严重,对党群关系的破坏性也就越大。因而,党性修养在其哲学上的本质界定,应将归之于德的范畴。在所有党性修养诸多属性中,政治品德修养应是核心的要素,但这并不是说就是党性修养的本质,只是就党性修养内容来说,政治品德是决定其他要素的主要标准,不能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决定的关系。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学习思考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