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拐点已经来临,而人口红利的逆转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潜在经济增长,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数据后大部分人的普遍观点。2012年统计公报指出,至2012年末,我国15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人,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第一次下降。
那么,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是不是值得我们担忧呢?这牵扯到讨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即我们探讨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究竟是为了继续保持GDP数字上的经济增长,还是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涵义上的更深考虑。如果是为了前者,人口红利消失确实值得担忧。因为如果低成本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受到限制,由于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单纯依靠不断增加资本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子就不可持续。如果是为了后者,人口红利消失拐点的出现就大可不必过于担忧。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工业化进程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在为经济增长提供劳动力“量”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的产业工人和一大批懂管理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即劳动力的“质”也有了突飞猛进。这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转变时所没有的特殊优势条件。试问一下,如果我们的产业适时转型,并能提供有利于人口流动、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是不是还能迎来新一轮的“人口红利”呢?因此可以说,中国第一次的数量型人口红利消失并不可怕,基于经济转型和制度改革基础上的新型人口红利释放才更具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