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加强通识教育
宋石男
2013年04月12日08: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各项建设高度复杂化、综合化,复合型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加强通识教育。为此,应当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探索通识教育的途径。

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让人在学到各种知识的同时提高心智,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具体来说,通识教育更侧重于提高人的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价值辨别能力。

有效的思考一般从逻辑思考开始,同时包括更广泛的智力技能,如对复杂多样、变动不居的世界的理解,以及建立在理解之上的想象力。通过有效的思考,人们能全面、准确地体察周围的世界和人性的幽微,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健全人格。

交流能力是表达自己并被他人理解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做工作、干事情离不开合作。只有通过交流,一个人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同。交流不只是讲,而且需要听。一个人只有在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基础上,才能和他人进行顺畅的交流。

判断能力是对事物的情况进行评判和断定的思维能力。判断不限于认识和理解事物及思想观念,还涉及如何将这种认识和理解应用于实践。判断能力源于直接经验又超越直接经验,建立在具体分析和抽象思辨的双重基础之上。

价值辨别能力是指对各类价值有清楚认识,并对它们的科学性有正确理解。道德价值、审美价值是容易困扰年轻人的两类价值。在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上形成正确的取向,需要运用包括教育、自我反思及创造性实践在内的综合手段。

通过培养这几种能力,通识教育可以将人培养成好人、好公民、有用的人。好人意味着他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好公民意味着他既有独立观念和自主意识,又重视共同利益与社会责任;有用的人意味着他能将自己习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个人职业与公共事务中。

探索通识教育的途径

1999年,教育部在全国32所大学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俗称“全校通选课”),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由于多数通选课过于注重传统典籍且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选学热情不高。2005年,复旦大学作出新的尝试,本科生第一年不分专业院系,直接进入“复旦学院”接受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就业原因,其他高校效仿者不多。有鉴于此,可以吸收这两种方式的优长,探索通识教育的新途径,即不专门划出一年来进行通识教育,而是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放大、做精,分为人文学科通识课程、社会科学通识课程、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三大类,贯穿于大学本科4年学习。

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深入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并培育全球视野。这需要精心选择中西文化经典进行讲授,同时对当今时代的各种全球性问题给予关注和探讨。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通过前沿理论介绍与现实案例剖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而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对其中一个或数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自然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相对复杂,因为文科学生的知识储备可能不足,而理工科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又远远超过常识的范围。因此,可以考虑分开授课:文科学生的课程主要介绍自然科学常识,更加注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理工科学生的课程尝试建立立体的当代科学图景,更加注重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当代科学的全貌及其前沿领域。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学者论学问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