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书法教育进课堂意义非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孙强
2013年04月11日14:0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纲要》还特别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

《纲要》的颁布如一缕春风,使处于危急中的汉字看到了希望,不能不让人倍受鼓舞。随着信息化世界的到来,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开始习惯于键盘,而疏远笔墨,致使汉字的书写频率下降。姑且不用说写一手好字,就是拿起笔来,也常常是提笔忘字,于是有人警醒道,“汉字危机”出现了。《纲要》的及时颁布像一剂清醒剂,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汉字的处境已到了危机的边缘。如果再不重视汉字书写,我们的文化传承将受到威胁。由于对书法教育的漠视,学生的书写姿势相当不规范,书写能力严重下降,并造成大批学生近视的加深。

《纲要》的颁布可谓是一阵及时雨,对于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纲要》的颁布对于加深汉字的学习、研习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毋庸讳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符号使这些文化相互区别,从而具有了各自的价值。这些文化通过不同的符号历代传承,经久不息,于是才有了世界四大文明的璀璨,才形成了华夏五千年文化的壮丽景观。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历来被世界称道的便是中国的书法。汉字作为中国书法的载体,其承载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意义。因此,书法教育进课堂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学习,是使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

有人认为书法教育进课堂违背教育原理。根据教育学原理,学校开设课程应该根据今天和未来生活的要求,精选教育内容,科学安排教学计划,而不能什么内容都纳入。从今天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人们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手机输入,而非人工手写,这是现实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仍然看不到这些现实,而是固守每个学生都必须写出一笔漂亮的字的要求,那么就明显违背了“教育要为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学基本原理。其实这样的疑虑是没有必要的。学校教育不但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现实需要,还应该着眼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如果剥离了它的文化传承功能,仅仅开设一些满足学生现实的工具性课程,那么,学校就太功利化了。那样的话,学校的使命感就会遭到质疑。

书法教育进课堂并不旨在让每一学生成为书法家,然而让每一个孩子都写一手好字,以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却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所在。基于此,教育部颁布的《纲要》具有非凡的意义。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工作交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