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学习连线)

为何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忠鹏

2013年03月22日10: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所强调的。这是根据世情的新变化、国情的新特征、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作出的战略部署,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还是守旧,从某种意义上说事关国运兴衰。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近代之所以落后、挨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守旧而不创新。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创新涉及各个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强调的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择了由投资带动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这是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实选择,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使我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衰减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不可能继续支撑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国外的大量实践也表明,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随着发展阶段的转换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就很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使经济社会发展陷入长期停滞状态。为了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切换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摆脱对物质生产要素的过度依赖,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其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孕育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叩响人类的大门。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刷新世界经济版图,调整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为后发国家实现赶超打开“机会窗口”。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我国转型发展发生历史性交汇,为我国走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仅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巴。现在,有已经形成的各项基础条件的有力支撑,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力保障,我国有能力抓住和用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当今时代,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更加重视国家创新战略,希望通过创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化危为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双重挑战,我国应在继续发挥好后发优势的同时,努力在一些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抢占新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形成发展新优势,从而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责编:万鹏、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