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常青:莫学蝜蝂枉自悲
2013年03月05日09:38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期,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关于反腐倡廉的言论和行动,赢得国人普遍赞誉,也得到大部分国际舆论的正面回应。特别是习近平两月六谈反腐,强调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谈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读着这些谈话,联想到近年、特别是近期一些因腐落马的贪官行径,突然想起一种小虫子:蝜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为其画像:《蝜蝂传》。文不长,意深刻,可谓古时优良文风之典范,权且抄录如下: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柳宗元对蝜蝂及贪官形象的刻画与批判,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你看那蝜蝂,遇物辄取,贪婪成性,直至“踬仆不能起”;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并“好上高”,直到坠地而死。再看那贪官,遇货不避,唯恐不积,日思高位大禄,不知为己所累,甚至前腐后继,直到危坠而亡,其身虽为“人”,其智则不如蝜蝂小虫。

柳宗元的《蝜蝂传》,千载至今,仍能警戒后人。在共产党执政已有60多年的当世中国,现代“蝜蝂”仍层出不穷。有的崇拜金钱,百万、千万、上亿元地贪,贪来不义之财,不知藏于何处更安全,终日为钱所累,直到东窗事发,身败名裂。有的对奢侈品情有独钟,“表哥”、“表叔”你方唱罢我登场,即是明证。有的对房产嗜取无度,近期曝光的陕西“房姐”、郑州“房妹”,甚至坐拥十多套、数十套房产,不知人之为人,无非日食三餐、夜求一宿,像蝜蝂一样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成了实实在在的“房奴”,最终逃不脱因房所累、“近于危坠”的悲惨结局。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习近平强调,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用来为自己攫取私利的。如果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就会一步一步把自己异化为可怜的“蝜蝂”,持取如故,贪取滋甚,虽“好上高”,终不免坠地而亡。

党员领导干部,要吸取蝜蝂的教训啊!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