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转变作风从抓落实做起
云南红河州委组织部  罗杰
2013年02月25日16:5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时下,中央领导带头落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受触动,转作风、转文风蔚然成风。近期,省委下发“十个坚持”工作方案,拿出了实招。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贵在真抓实干,难在持之以恒,重在务求实效。

作风的改进,贵在真抓实干。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目标再崇高,蓝图再美好,不实干苦干,只能是空头政治,令人生厌、遭人反感。当前,中央、省州党委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首先应该是拿出行动,从认认真真抓落实做起。想起“草鞋书记”杨善洲,他在担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时,很少呆在机关,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他头戴竹叶帽、脚穿茅草鞋,跑遍了保山99个乡,一身泥巴一身土,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如果下基层如蜻蜓点水,搞调研如走马观花,抓不到真问题、摸不清真情况,不是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流、为民办事,怎么引领科学发展?开会讲话写文章,空话套话连篇,除了制造文山会海,谈何求真务实?一切问题都要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发展要在实干中才能推进。工作再忙、时间再紧,都应该抽时间到群众中去,与民零距离、心贴心,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写文章、定决策都以群众福祉为依据,忧民所忧,急民所急,解民所难,把改进作风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才能让干群之间的鱼水情更深、血脉情更浓。

作风的改进,难在持之以恒。从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中央领导同志轻车简从到基层调研,再到召开座谈会“不定调、不交稿”,再到习近平同志重提“延安对”,等等,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此,各地都拿出了实招,但从昂贵的务虚会到千篇一律的官网回复、再到当前部分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姿态、状态,群众会有担心,改进作风会不会变成“一阵风”,吹一吹就走了,掉入“改过来又改回去”的周期律。可以看出公众对作风建设周期律的疑惑,有来自于“人治”判断:再好的政策,也得要人来执行,势必会遇到官场习惯、政绩观念、社会风气、传统积习等种种阻碍。在具体执行中仅仅停留在管住“吃点喝点拿点花点”的层次上,肯定不够。推动作风转变,不仅是简单的顶层制度,也不是空洞地喊喊口号;不仅是思想问题、技术问题,更是各制度化设计和持之以恒抓落实的问题。转变作风贵在坚持,只要认认真真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个坚持”去做,完善制度约束,规范民主监督,加强监督查处,不断“开短会”“说短话”“倡导简朴”“反对空谈”“崇尚实干”“厉行节约”,并使之常态化和长效化,由此必将由不习惯新风到习以为常,从而促进作风的彻底转变。

作风的改进,重在务求实效。“最好的作风,就是踏踏实实干事”。当下,很多地方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不可谓不多,措施也不是不过硬,但有的工作开展了,群众的认知度却不高。实践能证明,搞花架子、下表面功夫、做官样文章,不可能为地方求得发展、为群众谋得利益。转作风,发力在干部,落脚在群众,核心是增进同群众的感情,重点是解决民生的难题,关键要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做“实”字当头的基层党员干部:首先是做人要诚实。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行为标准和办事风格,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做一个“亲民”的干部。其次是干事要务实。要通过岗位作为、创新优为、奉献力为,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为群众谋福利,做一个“为民”的干部。再次是作风要朴实。要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有效形式,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面对面的群众工作中,少摆“官架”、少打“官腔”,用朴实平和的言语同群众打交道,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搞服务,做一个“爱民”的干部。

举手投足有形象,一言一行见作风。能不能真正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群众心里都有杆秤。群众对干部和工作满意了,才算是干部的作风有真的转变。群众打了高分,对干部是一种激励;打了低分,主要是工作做得不到位。这是一种压力,更是进一步改进作风的动力。把群众感受冷暖时刻放在心中,转变作风就有了方向,改进工作就有了动力,我们的工作也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工作交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