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从十八大报告看教育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孙强
2013年02月06日10:0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观点和论述。比如它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它重新确立了教育的地位,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过程中的作用。它将十七大报告中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调整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强调教育的战略先行地位。它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及其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相比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职能和任务。我们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而这与我们办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目的和宗旨,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为对象。也就是说,判断我们办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条:是否让人民满意、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是否有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而这“三个是否”决定着我们举办教育的效果和成功与否。过去我们只关注“怎么办”教育,而现在我们更关注办“什么样”的教育?真正实现了从“怎么办”教育到“办什么”样的教育的转变,实现了对办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追问。此外,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五条举措。

第一条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手段,提高教育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保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检验石。如何判断我们办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要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分数,忽视能力,过分强调知识学习,淡化创新精神的培养。信息技术时代,对创新的要求使我们教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第二条要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举措,它包括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情况。众所周知,教育是由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构成的。也只有这些类别的教育实现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时,才能从整体上说教育发展的效果。

第三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然而,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因此,办人民满意教育,就要把教育公平至于首位,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第四提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较之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增加了“引导”一词,这进一步强调政府的导向职责。这说明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要发生一定的转变,要积极地引导、规范,使之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最后,它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办人民满意教育不能没有一批道德素质高尚和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显然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之义。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学习思考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