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马庆钰著《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
2013年02月01日09:3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作者: 马庆钰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希腊神话中的科林斯王西西弗斯因得罪上商而被罚去做滚石上山的苦力,古头每近山顶必自运滚下,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以至于西西弗斯成为“徒劳无功”的代称。中国在1840年以后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变世努力几乎就是西西弗斯的寓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才逐步走出西西弗斯的影,真正开始走上民主、法治、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康庄大道。中国人这一次可以有自信有把握地向世人宣布:别人,西西弗斯!

媒体评论

尽管波普(Karl R.Popper)提出,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的进程,但我仍然相信,历史发展在总体上是沿循某种轨迹的。人类社会的蠕动徘徊,几乎都内在地透露出前后左右相互影响的逻辑关联,这种制约与限定,便可视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依据。人类发展的确向人们展示着迷离扑朔、异彩纷呈的万种风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不可知论的依据。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中既可找到对过去存在样态的解释,也可过滤出关于未来社会的认识信息,这是建立在验证基础上的一般结论。迄今为止,尚未看到令人信服的理论和事实形成对它的否定。所以本书依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来进行关于中国政治文化逻辑起点及其延伸的探讨。

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伦理问题。它决定着在一特定范围内有多少人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享受那种人所应有的一系列权利这一重大问题。研究和关注政治这一科学,主要目的显然就是为了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问题,为了使之越来越接近人类理性现已认识到的那一伦理和道德水平而不是相反。也正是追寻这一目的,本书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全景式的观照、总结和分析,希望对其产生与存在的土壤、主要特征、发展障碍、发展目标、发展条件以及发展路径等相关问题给予尽可能客观的回答与解释。

作为一个研究角度,政治文化是伴随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而来的,是阿尔蒙德于1956年8月在美国《政治学杂志》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先采用了这一提法并加以界定,此后为政治学界接受并为众多学者用以分析政治体系中的政治行为及其变迁。多年来国外专业人士围绕政治文化概念及其方法虽见解各异,见仁见智,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是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及其过程所大体持有的政治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的综合意识取向。在此框架之内,又有除阿尔蒙德等人的心理性认定以外的其他三种认识,即以伊斯顿为代表的客观性定义、以白鲁恂为代表的启发性定义和以费根与塔克为代表的综合性定义。

中国约从1987年开始出现了关于政治文化的介绍与研究。在宗承原创者的基础上,也围绕政治文化概念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看法,即:政治理论、制度、心理三层面综合说;政治理论与政治心理二层面综合说;心理与行为的综合说以及政治生活的心理说。我基本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因为如果将政治的所有方面泛文化化,那么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相异的界限及特色又在哪里呢?政治思想理论是外在符号性质的东西,它或可能或不一定可能成为人们内化的态度和心理;政治制度则是文化的“载体”而已,它所表现的除了外在形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此形式所传达的政治价值。正如一堆建筑的文化含义不在砖瓦钢木而在于其风格、一纸绘画的文化含义不在纸笔砚墨而在于其神韵一样,离开了观念形态的精神,政治制度之物体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政治文化中的“大文化”观是值得讨论的。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马庆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