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强国铸魂
上海铁路局党干校理论研究室主任  王兆善
2013年01月31日15:5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专题部署,从三个层面倡导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为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到十七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再到十八大提出倡导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表明我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文化强国迫切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从历史进程看,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主流是军事竞赛,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主流是经济竞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就是文化的竞赛。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增长,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文化繁荣。在国家由大国到强国的进程中,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文化的竞争集中体现为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力、凝聚力、吸引力。而这种认同力、凝聚力、吸引力源自于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党之所以战胜国民党就在于我们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由革命核心价值观武装起来的军队。如果说革命的“枪杆子”是当时中共的硬实力,革命的“笔杆子”就是当时中共的软实力,正是软实力弥补了中共在硬实力上的不足,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当前,我们要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攻坚克难,仍然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前一时期,谍战剧《潜伏》《暗算》《悬崖》等热映,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当下核心价值观的强烈呼唤。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但文化式微、道德滑坡、价值紊乱的情形并不是危言耸听,已经成为阻碍文化强国的短板,成为检视成为国人信仰的标尺。而“老人谁跌倒谁去扶”的问题一度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也呼唤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回归。现在群众关注的社会不应该、不健康、不理智的心态及行为背后,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现象,更是深层的国民理想、信仰、信念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在社会大转型大变革过程中,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是没有根基的。因为没有精神与信仰的厚度,也难有物质财富的高度。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硬实力可能一打就垮,但如果没有软实力可能不打自垮。苏共垮台就是一面镜子。历史实践表明,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一个国家若只是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而非思想信仰的强大,就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强国。特别是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文化产业竞争力还与之不相称,成为文化强国的软肋。如何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入手,对内提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力和凝聚力,对外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使命。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强国铸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来说,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立身做人的灯塔和方向盘;对政党来说,是凝聚和鼓舞全体成员的精神旗帜;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不断发展、实现振兴的精神动力。只有用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建设精神家园,才能为文化强国铸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核心是加强信仰认同建设。信仰认同是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集中体现。信仰力量首先需要科学理论的导航。心中有信仰,行事有方向。只有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清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搞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认知基础上认同,由理论层面变成一种内在自觉。一是强化理论武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主体信仰教育。当前,要通过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进一步强化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崇高理想和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的价值目标的信仰。二是强化事实教育。事实胜于雄辩。要着眼于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和通俗化,使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曰常生活,让人民群众看到身边的变化。要以真理的力量、真实的逻辑、真诚的态度感染群众,用科学发展的事实和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的变化,让人民群众从中受到教育、看到希望,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三是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相关。核心价值的背后取决于主体的核心利益的考量。当前影响核心价值建设的难题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教育党员干部,公权是不能用市场法则来交换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只讲物质利益不要精神支柱,只讲竞争不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是只讲集体利益否定个人利益,而是把市场机制与政治优势相结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如此,才能用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用事实教育人民,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政治信仰就会逐步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大家内心认同的价值追求。

基础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道德是文明的心理底线,也是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和基础。一个社会,伦理道德可以没有上限,但决不能没有底线。如果没有了道德底线,分不清是非荣辱,辨不明善恶美丑,社会也就失去信仰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的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也为信仰形成提供了重要源泉。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宝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这为强化以公民道德为基础的信仰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和各类先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意义重大。风行于上,俗成于下。正人先正己,律已益无穷。如果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嘴上反腐败,行动搞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是空洞的口号。为人民服务是党不变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应是党员干部的最高价值观和检验行为的标尺。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关键在于如何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领导干部不仅要说得好还要做得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染指,才能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维护者和践行者,以知行合一的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给群众以示范、给社会以导向。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公民道德建设,大力营造遵守道德、敬畏道德、践行道德的氛围,着力加强以道德为核心的公信力建设,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使以道德为基础的信仰变成公民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润物无声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促进社会正能量的凝聚,为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石。

目标是提升文化认同力和竞争力。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凝聚力和吸引力就是软实力,变成文化产品就是硬实力。一方面,要坚持服务人民的导向,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人民群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创新精神,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文化产品创作全过程,打造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在与西方主流文化交流碰撞中,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进而为文化强国提供软实力保证。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问题研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