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1月24日,著名哲学家、北大哲学系教授黄枬森走完92岁人生

黄枬森:“我只坚持我所追求的真理”

2013年01月29日08: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月24日晚8时35分,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黄枬森,在北京西苑医院静静地走完了92年的人生旅程。

许多学者闻讯唏嘘:先生的离去,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失去一位大家,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失去一位“好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蔡元培奖”……先生身上的一连串头衔和荣誉,堪称显赫,令人敬仰。而更令人敬仰的,则是他一生取得的学术成就、体现的精神品格。

为学:“不合时宜”的坚守

黄枬森一生有许多的故事值得书写。但作为一名学者,他的人生经历却相当简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来建设、来发展,是其终身追求。在有的人看来,这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不太灵活”,但这恰恰体现了他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对学术立场的坚守。

1939年秋,18岁的黄枬森进入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中部学习。在那里,他迷上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艾思奇关于正确的哲学是真理、唯物论和辩证法就是正确的哲学等观点,引导他走上了革命和进步的道路。

1943年,已成为西南联大物理系学生的黄枬森转入哲学系,广泛涉猎各种哲学流派,尤其是西方哲学。但他思考得最多的,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黄枬森来到北京大学,以研究生身份担任理论课助教。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工作者,他进一步坚定了哲学思想有正确与谬误之分、哲学可以成为科学的观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枬森的学术工作一直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撰写一系列文章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二是与一些同行一起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哲学笔记〉注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卷本、8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学理论与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等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陆续面世,黄枬森也成为享誉中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晚年的黄枬森总结自己70年的哲学研究,特别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但它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指导实践,是因为它是科学的。”

为人:“三宽”的“大好人”

平和、朴实,不搞花架子,不哗众取宠,文章如此,为人亦如此。这是黄枬森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宽广、宽容、宽厚”,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翼星教授这样描述;“是个‘大好人’”,熟悉黄枬森的亲友邻里这样认为。“三宽”的“大好人”,堪为黄枬森一生为人的写照。

贯通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熟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使黄枬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具备了宽广的视野、深厚的功底。然而,黄枬森丝毫没有盛气凌人、唯我独尊的气势,待人十分谦和、宽容。“有的学生研究领域超出他的范围,他能宽容;有的学生出现了过失,他能宽容;有的学生发表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他能宽容;有的学生甚至言辞激烈、有些失礼,他也能宽容。”黄枬森的学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东这样讲述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

同为黄先生弟子的徐春,曾这样描写作为“大好人”的黄枬森:“我去前苏联学习时,他为我准备一些美元以资行程;我结婚时,他和师母送我绸缎被面表示祝贺;我生女儿时,他为我送去一只刚出炉的匈牙利烤鸡……每当我想起这些往事就会感动得流泪,可这在黄先生看来是顺理成章,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也许这些生活小事他早就不记得了。”

他不但对学生如此,对其他人也是这样。记者曾多次聆听过黄先生的发言,并多次约请他撰写文章。他的发言总是切中肯綮、娓娓道来,非常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对于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他总是耐心倾听,从不自以为是、武断作结。对于记者对他的文章进行的删改,他从来没有表示不满、予以拒绝,而是充分肯定、积极鼓励,不同意的地方也是和颜悦色地提出来,“与你们商榷”。

“我不在乎人们说我‘左’还是‘右’,我只坚持我所追求的真理。”朴实的话语尽显先生的品格和追求。(记者 彭国华)

(责编:张湘忆、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