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刘辉:节约集约用地 挖掘五大潜力
2013年01月28日08:18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十八大报告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当前,北京建设用地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几近枯竭。二是约束性城乡建设用地已超出土地规划指标。三是在保耕地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上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我们应坚持节约集约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挖掘建设用地五大潜力,为建设美丽首都做出贡献。

  一是挖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经初步调查,截至2011年,北京农村集体企、事业用地约为700平方公里,其中有合法手续的不足20%,土地利用较为无序和粗放;农村居民点用地约1100多平方公里,住宅布局也较为分散,空闲住宅较多,甚至存在空心村现象;2011年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达582平方米,远高于国家《村镇规划标准》(150平方米)。在撤乡并镇过程中,腾退的原办公场所及建设用地也应进一步加以利用。应盘活区划调整后闲置的原办公用地,以及依附于原办公用地周边的闲置餐饮、娱乐等设施用地。

  二是挖掘闲置土地潜力。北京尚存批而未建闲置土地现象,在国土资源部通报中,北京房地产用地闲置面积位居全国第4位。可将“批后征地率”、“征后供地率”、“供后利用率”作为土地计划指标分配、建设用地审核、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挖掘闲置土地潜力。

  三是挖掘储备开发项目土地潜力。由于储备开发项目运转周期较长,造成大规模土地已转变为建设用地但未建成投入使用。2012年初,北京处在储备开发周期内的在施结转项目规模为206平方公里,若按照2012年国有土地供应计划5700公顷的标准,几乎可供应2020年规划当期的用地之需。要本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的原则,把握土地供应的时序、力度和结构,科学编制土地储备年度计划和土地储备开发计划,有序推进土地储备项目。要加大土地储备开发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想方设法进一步提高效率,缩短每个储备项目周期,促使城乡开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是挖掘绿色空间配套建设用地潜力。2010年-2011年,一二道绿隔内共腾退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012年-2020年,一二道绿隔内分别尚有50和16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待腾退。要按照绿隔腾退、新农村建设等模式,充分利用腾退的土地,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完成北京市郊区重点村整治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城乡结合部改造,彻底改善首都城乡结合部环境。

  五是挖掘开发区用地潜力。初步统计,目前北京的3个国家级、16个市级园区尚分别约有20%、40%土地近100平方公里的开发空间。应抓紧研究制定体现首都发展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的产业目录,落实区县功能定位的实现机制,有效促进区县发展形成错位竞争优势,明确本市不同区域空间、分行业类型的鼓励发展产业、重点培育扶持产业和限制发展产业。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