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和推动新闻出版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龚高健
2013年01月21日16:2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近年来,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新闻出版产业尤其是骨干企业发展较快,在文化创造和市场经营中都起到了主导作用,对经济社会建设也正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

比如,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目前共拥有11报11刊和多个影响较大的网站,建立起报、刊、网互动的立体化传媒格局,集团下属经济实体发展到40多个,2011年总资产13.93亿元,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在全国党报集团中居于中上水平。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建立以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印刷复制为主业,出版外贸、旅游、会展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2011年总资产36.54亿元。

但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福建新闻出版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的经营活力还没有充分激发,主要表现在核心产业规模小,实力弱;精品少,影响小,市场效益较差;选题(项目)研发投入少,文化运营能力较低;资源整合不到位,集约化程度偏低;高新技术运用滞后,转型升级步伐缓慢;高层次人才缺乏,经营管理能力不够强等等。

当前,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新闻出版骨干企业在行业改革发展中的排头兵、主力军作用,提高福建新闻出版骨干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通过其龙头作用和示范效应,引领行业内其他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从而推动福建新闻出版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集约化水平

集约化战略是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福建新闻出版骨干企业必须在完成转企改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以机制转换、结构调整为主题,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进以效率为先的集约化发展,把企业的活力完全激发出来,真正实现规模效应。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福建新闻出版骨干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日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正式启动股份制改造工作,计划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股改。

强化管理。通过借鉴国内外知名新闻出版集团的管理模式(国外知名的新闻出版集团如“News Corporation”、“Springer-Verlag”等,国内知名的新闻出版集团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结合骨干企业自身特点,提出优化管理水平的具体方案。要善于学习如卓越绩效模式与精细化管理的经典管理理念与方法,实现内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与优化。特别要注意提高流程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水平,形成标准流程的常态化,保证运作运行的一致性,切实实现规范管理的管理目标。

整合资源。就福建新闻出版产业而言,避免各地全面开花,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经营业务;避免规模不经济以及单一市场的增长极限,对于企业发展和行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比如,要加快整合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业务和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等各种资源,实现多媒体、全产业链发展。

二、突出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与传统出版业融合

传统出版业经过几千年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由于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出版产业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正在加速融合。我国新闻出版产业正在逐步突破以传统出版为主,数字出版为辅的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重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这个并重发展期内,传统出版经过数字化转型而实现现代化。因此,福建新闻出版骨干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期,加快高新技术与传统出版业的融合。

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加强数字内容加工、存储、传输、阅读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推进海峡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海峡出版物数字信息投放平台等项目建设。加快进行印刷、复制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印刷。将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高新技术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新闻出版传统生产方式、生产流程和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存量出版资源数字化,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构建多功能集成的流通信息平台。

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新业态。加快发展以内容生产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云出版等为代表的数字出版新兴业态。通过整合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业务和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等资源,加快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形成覆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型平台的数字出版产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信息阅读体验。

制定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切实保证技术的必要性与研发的可行性,针对有利于显著提高骨干企业技术水平,有利于骨干企业形成长期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文化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支持的规范性文件。通过技术研发支持计划实现福建新闻出版骨干企业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

三、强化特色、差异化,避免同质化,培育品牌

差异化竞争战略,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是指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开发和生产出优于市场上现有产品水平的富有个性化色彩的独特产品。目前,福建新闻出版业市场盈利模式还过于单一,市场竞争的同质化现象还比较严重,其根源就在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强化特色、实施产品差异化是获取竞争优势,建构新闻出版品牌的重要方略。

推进项目带动战略。认真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福建省新闻出版产业的意见》,发挥重大项目和园区基地的带动作用,抓住一些有前瞻性、影响全局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能力水平。

发展精品项目工程。明确精品项目开展的目标与开展的办法,鼓励骨干企业发展精品项目库,对精品项目进行重点管理,保证项目运行的过程管理水平与质量管理水平,切实完成一批符合发展要求、有利于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精品项目。目前,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已建立了全省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对入库项目,省新闻出版局在国家和省级项目推荐及资金扶持上予以优先安排;对列入年度省重点项目的,执行优惠地价政策。

有计划地实施品牌工程。提出品牌发展的明确方案与具体办法,完善骨干企业的品牌管理策略。鼓励创立目标群体明确与具备特定优势的品牌集群,形成在全国乃至国(境)外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报刊品牌与出版印刷发行品牌。对于入选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建议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给予税收政策的优惠条件。

四、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产业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放在了突出地位,第八部分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这在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是未曾有过的。报告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全面。联系福建新闻出版行业来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下面几点来抓好。

在行业制度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在新闻出版行业新发布和修订的规范性文件中,包括产业政策、新闻报刊、出版管理、印刷复制发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依法行政等,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

发挥行业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出版行业优势,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题材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好,通过企业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各环节的工作,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正确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努力营造浓厚的加快推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根据2012年3月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福建省新闻出版产业的意见》,我省将以出版发行、报刊服务、印刷复制、数字出版和动漫游戏业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内容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新闻出版产业的经济贡献率,打造海峡西岸新闻出版产业繁荣带。《意见》明确了我省重点扶持的产业方向,即大力扶持数字印刷、高端印刷、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创建国家级海峡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争取在2015年底前建成10个省级新闻出版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今后在建设这些项目中,绿色的概念、循环的概念、低碳的概念有必要贯穿全过程。特别是绿色印刷标准很高,我省目前仅有2家企业被评为绿色印刷企业,应继续积极申报并获成功。

五、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尽快做强做优

投资风险高、筹集资金难是影响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新闻出版骨干企业要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拥有良好的资金解决方案。良好的融资环境既能吸引优秀人才的聚集,又能支撑新闻出版产品的商业化运作。为此,福建新闻出版骨干企业要积极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

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骨干企业要勇于申报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国家资金资助项目。从2012 年至2016年,福建省财政每年安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亿元,鼓励骨干企业积极进行项目申报工作,争取资金支持。建议出台直接面向具有显著产业带动效应项目的财政支持办法,为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要把骨干企业作为优质企业和重点支持目标推荐列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省级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向总行争取资金和授信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骨干企业给予利率优惠、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项目贷款支持。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展并购贷款、存货质押、应收款质押、仓单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有效满足龙头骨干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于大额度的融资需求,可以采取银团贷款方式予以支持。

大力推动骨干企业上市。上市是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完成公司制改造的重要标志,也是开放融资渠道的主要办法。要积极宣传《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进一步做好我省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0]21号)与《关于进一步推动福建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闽委办[2012]14号)的相关政策。对福建新闻出版骨干企业进行评估,对具备上市资格、符合上市条件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对接。

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使人力资本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本

新闻出版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发展福建新闻出版产业,破解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做强做优骨干企业,关键靠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和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推动骨干企业制定规范的人才引进机制,严格按照“需求分析”、“信息发布”、“人才评价”、“是否引进”的一般流程完成人才引进工作。鼓励骨干企业积极尝试与有效利用国内外招聘网站进行人才引进(国际知名招聘网站如“Monster”、“Taleo”等;国内知名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人才无忧”等)。同时,鼓励骨干企业间的联合引进与共同使用;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鼓励骨干企业建立“专家库”,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提供长效与稳定的智力支持。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骨干企业内部人员培养方案的制定,对具备培养价值的员工,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的培训,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与专业技能互补的人才队伍。推动高等院校根据新闻出版产业的人才需求目录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加强新闻出版骨干企业与技工学校进行合作,保证新闻出版骨干企业技术工人的供给。

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推动骨干企业制定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保证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杜绝人才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制定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维人才评价体系,科学利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方法,真正实现人才的科学配置。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要根据《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法》与《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办法》,积极落实人才使用政策。实行专人负责制,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目标。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骨干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新闻出版集团进行人才交流,推动人才交流的常态化。允许个人以其拥有的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技成果、管理经验等作价入股,逐步建立由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新闻出版产业薪酬体系。

(原载于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网站,作者单位:福建省新闻出版局)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问题研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