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深入推动军地共建边防文化

宋玉文

2012年12月24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边防文化是边塞文化、军事文化和国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深入推动军地共建边防文化,形成“文化凝边”的强大合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吉林省军区坚持军地共建文化设施、共享文化成果、共促文化繁荣,为维护边防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共谋发展规划,形成共建合力。坚持把军地共建边防文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思考、摆上战略位置来认识。积极建议吉林省委和三个边境市(州)分别召开党委常委议军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共建边防文化问题,会同省宣传、文化、广电等职能部门和驻军单位,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军地共建边防文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明确共建的原则、内容、组织领导等。成立共建边防文化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分析形势,推进工作,检查督导。军地定期联合进行边防调研考察、情况交流和现场办公,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共抓设施建设,夯实共建基础。按照军民融合、共建共用原则,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建议地方党委政府把军地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纳入省市(州)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在91个边境共建村建设农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青年民兵活动室,改善边防军警部队影视编播、信息网络等设备设施,建起了“千里边关文化长廊”。二是聚合建设力量。军地共同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三是扩大共享范围。开办新知识、新技能夜校,依托边防军警部队建立243处计算机培训点,举办农村文化大集327次。

共创活动载体,推动共建深入。注重设置具有基础性、带动性、群众性的活动载体,促进文化共建深入开展。在边境一线广泛开展军警地共建基层组织活动,组织军警部队同177个村屯结成共建对子,通过同上党课、双向帮带,把基层组织建设成发展边疆经济、维护边防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的坚强堡垒。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千台音响送大院、文化服务边关行等活动,牢牢占领边境军民思想文化阵地。协调驻吉军警部队开展“感恩吉林人民、奉献第二故乡”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边境76个新农村建设,开展万名辅导员进校园、万名志愿者献爱心等系列学雷锋活动,推动文明新风在边疆扎根。

共享特色资源,增强共建效益。吉林边疆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共建中,军地注重用好这些特色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共建强势。一是用好历史资源,合力搞好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中朝俄三国交界处防川边界史馆等建设。二是用好地域资源,共同搞好长白山文化、鸭绿江文化开发推荐,在边境村屯和一线执勤点设立长白山特色文化展室,广泛开展冰雪、根雕、奇石、盆景等特色文化活动。三是用好民俗资源,组织部队开展学民族语言、唱民族歌曲活动,编排《边陲鼓韵》等文艺作品,充分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

共铸边防精神,提升共建层次。始终把培育边境军民国家意识、疆土意识、民族精神和激励官兵履行强边固防使命,作为文化共建的重要着眼点,共同铸就忠诚、使命、团结、爱民等边防精神。省军区会同地方党委政府开展“吉林国防建设突出贡献奖”等评选活动,积极宣传“倾心服务边疆群众模范”金文元、全军优秀士官蒋德红等献身边防、扎根边防的先进典型,调动军民守边建边积极性。吉林省委省政府建立国防教育基金,成立国防教育讲师团,依托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建立7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边防政策法规教育,全面增强了边境军民的国防意识。

(作者为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今日理论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