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经济发展
毛晓刚
2012年12月21日08:54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观点提要:

  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更为深刻、更为精准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必须更为理性、更为务实地把握经济工作方向。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国经济必然能够抓住新机遇、赢得新优势,拓宽通往未来的长远发展之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面对一些突出问题和严峻风险,只要我们始终科学理性地看待,求真务实地对待,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强调,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

  作为十八大之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格外受到国内外关注。中国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对未来经济工作的努力方向,所提出的主要任务,所作出的重要部署,这些信号不仅对国计民生意义重大,对国际社会来说也影响巨大。不论是会前会后业内坊间的高度关注和认同,还是股市最近的突出表现,以及国际舆论的一致肯定,都说明大家把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判断和部署视为重大利好,国内外普遍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别人对我们保持信心,我们对自己更应坚定信心,不断提振信心。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闯关抢滩、攻坚克难成功实践的积淀,来自于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信任和期待,更来自于我们长期奋斗所形成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更为深刻、更为精准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必须更为理性、更为务实地把握经济工作方向。从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形势、机遇、任务的研判中,从一系列新认识、新表述、新要求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这种嬗变。会议在分析形势时,强调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在指导思想上,突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部署任务中,点明在扩大内需、抓好农业、调整结构、推动城镇化、加强民生保障、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必须守住的“底线”和原则;在加强领导上,再提“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些内容,无不在表明我们要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实现在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结构中持续健康增长的坚定决心和务实精神。

  对经济工作的理性务实把握,尤其体现在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各种问题特别是深层次问题、体制性问题不少,破解难度也不小。外部环境来说,“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正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西方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难以为继,旧有增长模式逐步瓦解,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必然伴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调整的争先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容迟疑,不容有失,否则就会失去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对此,我们必须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有一个更全面准确的总结和理解,对遇到的问题保持清醒头脑,对有效解决问题满怀自信。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情况来看,对问题成因的深入分析在加强,出台相应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具体举措也在加速,任务部署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国经济必然能够抓住新机遇、赢得新优势,打开通往未来的长远发展之路。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今天的中国经济已非昔日那么脆弱,其抗风险能力、应变能力和持续启动能力都大大增强了。经过几十年积累,中国经济发展所能调动的资源、手段越来越多,决策者战胜困难、领导发展的能力也得到锻炼提高,人们适应市场经济、转型社会、多元利益的准备和能力都在增进。一般的风险和挑战,甚至是突如其来的重大考验,我们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予以妥善应对。过去这些年,面对非典疫情、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和玉树特大地震也好,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也罢,以及面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事,我们都能够审时度势办好办妥,保持了中国发展的基本面和大势。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面对一些突出问题和严峻风险,只要我们始终科学理性地看待,求真务实地对待,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今中国,人们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满期盼,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充满期盼。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我国也已从中低收入阶段跨入中上收入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又迎来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关键阶段。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惟有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去苦干实干,才能不断收获属于自己的发展成果。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