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括
周 薇
2012年12月21日10:10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系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并深刻影响其凝聚力和感召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覆盖各方意见、反映最大公约数的精辟表述,使人们热切期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跃然而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质是价值共识建设,从建构宏观层面的“价值体系”到进一步凝练“核心价值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价值观念自身发展的规律使然。“三个倡导”的提出,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画龙点睛”式的升华之作,集中表达了我们党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认识。“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理论上的创新性与自觉性。近10年来,全党加快了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步伐。在重大战略思想层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以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应对挑战、武装全党。在核心价值层面,也相继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不断觉醒成熟的核心价值塑造我们的“党魂”、“国魂”、“民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以往我党倡导的价值理念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升华,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旋律,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共产党的新理念新智慧。它的提出,有力地回应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与较量,坚实地确立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战略支点。

  逻辑上的全面性与层次性。“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的深刻反映,在逻辑上必然全方位覆盖和系统贯穿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就结构而言,这三组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涵盖了主要价值观主体的价值追求:第一组“倡导”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第二组“倡导”是针对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三组“倡导”是立足个人层面提出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已写入党章和国家宪法的党的基本主张及国家发展目标,反映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心声和愿景,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奉为圭臬的核心价值理念,它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公民个人的底线价值准则,体现了我国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它作为公民基本价值观,是其他两个“倡导”的基础。

  内容上的包容性与自信性。复杂的、差异的、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价值共识,才能被最大多数的群众所接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可见包容是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时我们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襟去包容、借鉴、吸收有价值的可取的理念,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成果的集大成,也凸显了我们党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三个倡导”的包容性和自信性主要体现于如下几个“统一”。一是国家意志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要有体现国家意志和政党目标的指导思想、理想指南,以引领全社会的团结奋斗。但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点,只有让个人得以“安身立命”,才能让国家达致“安邦定国”。“三个倡导”既彰显了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愿景相统一。二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精髓的核心价值观,其先进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先进性并不意味着只是针对特定的阶层和群体,其倡导的是代表普罗大众利益、面向全民的普遍的价值取向,具有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多数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如对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不是“奉献”,而是“敬业”、“诚信”、“友善”等底线伦理。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先进性为引导、广泛性为基础,体现了我们党对思想道德建设发展规律的又一次深刻理解。三是中国特色与人类共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具有鲜明的中国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理论特色。例如,提出了针对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民富国强”、“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目标,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和谐”、“善政”、“信义”、“仁爱”等精华,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内容。这充分显示了“三个倡导”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实践和民族传统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豪。同时,作为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其核心价值观是不能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此次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以自信的气度明确了如“民主、自由、平等”等非西方独有、属人类共有、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追求的基本价值准则,并且用中国的经验和实践去界定和发展这些价值理念,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发出了价值观的应有强音,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由先进核心价值引领的中华文明的新境界、新形象。

  表述上的大众性与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之所以大得人心,正是用简明扼要、简约朴实、简洁通俗的24个字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容,使核心价值体系更加具象化、大众化;也使核心价值观便于让群众识记掌握、认同践行,从而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必将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