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文风是党风政风的直接体现。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改进文风是重要的一条:“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的滥觞,叠床架屋的“官场做派”,在文风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有一个地级市,每年编发各类简报达50万份以上,最多的一个单位编发6种简报;网络上流传着领导讲话模板,“认真领会”、“深刻理解”、“落实精神”、“大力推进”、“齐抓共管”等词汇,足以架构起一篇千字以上的万能讲稿。对于假大空的文风,有评论者道出了百姓的心声:“一百字也嫌长,一分钟也嫌久”。
古人论文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曾直白指出,“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泽东同志更是向“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党八股”宣战,认为这种文风“流毒全党”“祸国殃民”。空话连篇、大而化之、做作浮夸的文风,衍生了一种假大空的话语体系,割裂了与基层群众的话语联系和感情交流,对它的批判和革新应是常变常新的论题,也应是常抓不懈的建设。
怎样改进文风?求真务实,力戒虚假,防止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的假话空话,此其一;倡导新风、不落窠臼,以灵活生动的语言书写新思路新举措,此其二;当长则长,宜短则短,力求以最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内容、突出主题,此其三。此外,对改进文风不能做狭隘的解读,朴实不是粗糙、求新不是求怪、简明扼要不是削足适履,改进文风,当以实事求是为绳墨,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教条和形式主义。
文风背后是思想,思想来源是实践,因此对文风的改进其实是一个切入点,背后有广阔纵深。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这句话深中肯綮。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文风无从真切;不联系群众、体恤民生,文风无从生动;不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文风无从新颖;不勤于思考、孜孜不倦,文风无从深刻。因此,文风也是镜鉴——于事,文章上的穿靴戴帽,空洞无物,照见的是作风上的慵懒散奢,人浮于事;于人,文章上的装腔作势、矫情做作,照见的是党性不强、修养不足。
空谈还是实干,都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百姓对此早有心得,素能甄别。说到底,文章的感染力源自情真意切,文章的深刻性来自于躬身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领导干部,要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这是改进文风的入口,也是我们干部执政的基本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