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18日11:10   来源:求是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新时期中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而且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核心内涵的认识,为中国经济进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崭新时代指明了方向。

  一、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旧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落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谋求经济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新中国成立头30年,我国依靠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推动工业化,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后,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迅速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掀开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精神火山般迸发出来,成功实现了向经济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经济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主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工作重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战略转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集中全国人民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党的发展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丰富,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自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担当。

  今天,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全面客观地看,中国虽然已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虽然进入了总体小康,但人们的生活还不宽裕。从人均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进行的计算,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也只有7476美元,仅为高收入国家标准低限的60.9%,约为美国的17.4%、韩国的26.5%。从国内经济发展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过大,贫困人口规模不小。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分配好现有“蛋糕”,但根本出路还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以做大“蛋糕”为保障。

  对此,党中央冷静分析,对当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与阶段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三个没有变”的重大战略判断,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逐步扭转这“三个没有变”,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科学发展是决定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

  发展是一个不断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我国在短短几十年中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资源压力在短时间内集中凸现,亟须从战略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调整发展战略,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深重,迫使我国重新调整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关系,大大压缩了我们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回旋余地。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的挑战,能否实现科学发展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进入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后,中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更加多样化,决定了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已不应是单纯的GDP增长,而是讲求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科学发展。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人类从事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只有当其带来的收益超过为此付出的要素投入和资源环境成本时,才能为社会带来净收益,否则便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巨大改善。但这种发展方式是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当生产要素的质与量发生变化,市场需求结构改变时,它就失去了合理性,就不再是可持续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根源就在于传统发展方式依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活动创造的社会净收益在下降,经济发展遇到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这道门槛。

  其次,单纯依靠市场换技术在现阶段已很难支撑我国经济增长。从30多年来经济发展轨迹不难看出,我国生产力的迅速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市场换技术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实践证明,通过市场换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在经济起飞阶段是可取的。正是通过市场换技术,在短期内满足了我国企业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需求,使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得以迅速提升。但同时,市场换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不得不成为生产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有研究表明,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在持续下降,从1978—1994年的46.7%下降到2005—2009年的31.8%。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的情况下,几无可能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来支撑长期增长,市场换技术的老路越走越窄。

  第三,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已遇到了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率的硬约束。由于我国市场规模庞大,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即使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只要将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也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无论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国有企业,还是作为非公经济的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均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以GDP增长挂帅,地方政府受政绩驱动,出现了投资饥渴症。这两种投资冲动相互叠加,使我国投资率长期居高不下,虽然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经济后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投资效率低下、环境承载力下降,而且导致资本劳动比率出现了过早过快上升,这将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要素成本低,本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资本劳动比率的持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力成本过快上升,造成中国经济发展偏离了比较优势。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扩大,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条件已出现重大变化,单纯依靠增加投资来实现快速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警惕,开始在许多产业的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外溢管制,并在贸易领域设置技术壁垒。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急需的高新技术,这些国家更是千方百计实施技术封锁。他们不仅在国家战略上遏制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强国,而且从发展战略上尽其所能地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试图使中国在技术上永远充当跟随者或依赖者的角色。此外,从资源供求关系看,中国经济发展对大宗矿产品需求持续增长,资源对外依存度将在高位徘徊。由于大宗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通过对这些资源探矿权的掌控,从而在矿产品贸易中实行垄断定价。这必将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经济发展要突破这些制约,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决定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

  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拖累下,面临着下行压力,但从长远看,仍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只要我们自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切工作和行动的指针,努力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坚持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上来,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内生自主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再保持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根本目的是要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在推动经济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基础上,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分配公平、人民生活富足、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使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上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越性。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围绕稳增长的首要任务,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促进国民经济尽快转向内生、自主、可持续的有效增长,实现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可以预见,只要我们下大力气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就一定能够突破资源环境和核心技术的双重约束,在未来的国际生产力竞赛中赢得新优势,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从战略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既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手段。当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需求结构,要在保持适度投资率和出口的同时,加快完善促进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着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产业结构,要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通过现代服务业发展来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着眼于未来发展,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城乡和区域结构,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及其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有序集聚人口和完善公共服务,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和现代化产业带,形成由东向西梯次拓展的良性经济增长态势。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突出自主创新的战略核心。这些年来,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作出了不懈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效果不尽理想,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自主创新乏力,对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了硬约束。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后,只有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刻把握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长远战略部署。当前,要认真落实这一发展规划,一方面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和原始创新活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要着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智慧和创造热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我国绝大多数产业已经具备了内生增长能力,市场机制渐趋成熟并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只要我们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遵循市场规律,就能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创新性资源的最佳配置,使企业和每个人成为创新的源泉,并汇聚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用市场机制来推动科学发展,需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使政府从直接控制资源、直接投资和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中解脱出来,主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性活动。政府的主要职责要放到加强宏观决策、制定规划和政策、创造良好环境上来,重点支持基础与前沿研究、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技术研究和事关民生的公益性科技研究,引导和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市场机制对微观主体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对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重大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道路。

  (执笔:胡家勇 王兆斌)

(责编:赵晶、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求是》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