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以科学方法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连辑

2012年12月18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深刻阐述了思想道德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现阶段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要在工作中全面把握道德建设内容,而且应注重运用科学方法,不断丰富载体形式。

  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倡导公民自觉学习、终身学习,不仅是提高发展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养的需要。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一方面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建设。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必须坚持从孩子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作为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来落实,使良好的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具有示范意义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整个社会提供着源源不断、求真向善的精神动力。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首要的是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开展道德建设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的教材,动员和激励人们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中。其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雷锋对党、对社会主义怀有诚挚感情,他的崇高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再次,应树立和宣传各条战线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用群众身边的人教育群众。持续地培育、宣传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类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传扬道德风尚、彰显时代风采、培育人文风范。

  以深入实践增强道德责任。知行合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以深入实践增强道德责任,就是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践行,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强化社会公德实践,关键是坚持建章立制与教育活动并重,重点解决行为习惯、公共秩序、社会风气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职业道德实践,就是要以责任、诚信为主线,突出解决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企业诚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阶段要深入开展孝老爱亲、“讲道德、做好人”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抓好文明家庭创评工作,以良好家庭美德影响和带动个人品德建设。人民群众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以深入实践增强道德责任,还要特别注重各类实践活动紧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以主流传播彰显道德价值。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和确立,离不开主流传播的支撑,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更需要重视主流传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一是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道德育人功能,立足文化强国和文化大省建设全局,创作生产更多讴歌高尚情操、反映主流道德价值的优秀文化产品,使人们从丰富的文化产品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二是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步,丰富和创新道德建设的载体,让不同层次、不同样式的载体竞相发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效果更加深入持久。三是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发挥互联网、手机短信、移动数字电视等新渠道以及信息网络设施在传播中的突出作用。

  以健全制度构筑道德保障。道德建设既要靠学习教育的软约束,也要靠制度政策的硬约束。以健全制度构筑道德保障,就是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在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时,既应注重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倡导和鼓励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保护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积极性。

  (作者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编:赵晶、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