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杨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2年12月13日10:45   来源:红旗文稿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作出了理论概括,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一个政党来讲,自信是对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前途命运的自我意识、肯定信念、坚定意志和实践信心,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首先来自于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主题和任务的自觉认识和把握。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贫穷和落后的民族复兴作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了中国社会近代史的主题和任务。从此以后,中国一切社会政治力量和政党派别,其社会作用的进步与否,都要在实践民族复兴的问题上接受检验。

民族复兴的时代含义是指: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使中华民族重新以强大的地位和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必须完成三个历史性的转型:一是在文明形态上,完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二是在制度安排上,完成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制的转型;三是在社会生活上,完成从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型。

那么,通过什么道路去实现民族复兴?鸦片战争的教训首先启示先进中国人的就是:向西方学习,走西方强国之路——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遏制下,这条路走得极其艰难,先有“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继之有“君主立宪”、“中西会通”的戊戌变法;最后在“推翻帝制”、“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中做了总结,其间,还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然而,这些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努力都失败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致力于民族复兴事业的一次重要历史性总结。一方面,它终结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未来的新发展开启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它又以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最后的流产,说明了西方式的资本主义道路已经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

辛亥革命的最后结局,使中国人在民族复兴的道路问题上陷入了困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人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暴露出的剥削与掠夺的本质。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这个结论通过五四运动开始付诸实践。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和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人致力于民族复兴事业的另一次重要历史性总结。一方面,它以实践的结果证明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人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社会主义的前途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自1840年以来,民族复兴第一阶段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是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民族复兴第二阶段任务的开始,这就是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通过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纪之交,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国际形势、中国社会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新的态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三件大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是中国共产党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深厚的历史根据。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来自于在实践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民主主义革命,怎样搞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几次重大危机关头,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纠正了来自“左”和右的错误,最终形成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和纲领,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摆在了党的面前。在借鉴苏联经验的过程中,毛泽东发现了一些问题,强调要坚持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他说:“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在讨论苏共20大问题时,他提出要继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进行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毛泽东的这些看法,实质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重大问题最初的自觉意识,是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篇宣言。但是由于缺乏客观条件、历史经验和思想准备特别是党的“八大”以后,由于对形势的判断出现失误,党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左”的倾向,偏离了“八大”的正确路线,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直到22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开篇才有了在实践中开创性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过程中,邓小平指出:“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这是在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60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谈到这个理论时,他们一方面指出,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价值目标,这个价值目标是通过一定特征的制度和体制实现的,他们按照唯物史观,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和体制的特征提出了科学的设想;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未来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历史的确是复杂的,欧洲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在英、法、德等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而是首先出现在俄国。当列宁在俄国这个生产力发展水平远不及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情况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复杂的多样性的经济成分并存,残酷的阶级斗争现实使列宁清醒地看到:“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66页) “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1页)列宁的这些看法,蕴含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问。

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继续列宁开创的事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观点和看法,在实践中建立起了以高度集权和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苏联模式”。

邓小平后来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这个看法,是很中肯的。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一直在探索、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它的重要性,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败,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苏东剧变的教训,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相继提出,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总结了10年来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的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概括: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大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报告还从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基本要求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八个基本特征:

第一,在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问题上,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二,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提出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问题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五,在社会主义根本原则问题上,提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第六,在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问题上,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第七,在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问题上,提出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问题上,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这八个论断,将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和时代高度,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根本原则和根本价值的高度概括,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既是一脉相承,又是接力探索的结果。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在警惕右、更要防止“左”的问题上,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对于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厚实践根据。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是依据对时代大势和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清醒判断和全面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是在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新的时代主题、马克思所肯定的“世界历史”过程在全球化中深入展开、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大势所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必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又是对这些历史条件的正确认识、判断和把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六大在综合分析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基础上,作出了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十六大以来,由于积极抓住和用好发展机遇期,认真应对各种挑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是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刊文说,中国过去30年来的经济腾飞,是自英国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开始后,世界见证过的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改变。

10年过去了,世情、国情、党情都在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战略机遇期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国内外历史、现实因素和条件构成的,从国际大局上看,近年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因素和现象增多,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但是时代主题没有变,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国际动态的基本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和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从国内大局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展开,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增多,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改革发展稳定的压力仍然很大。但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科技创新能力逐渐增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政治稳定是基本的、主导的方面。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虽然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是机遇大于挑战这个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完全有可能继续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厚时代根据。

办好中国的事情,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关键在为民。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终取决于自身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建设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赖以生存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随时警惕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新时期,这个最大优势和最大危险同时存在是党的建设面临的基本情况。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中国共产党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的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朴实表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厚力量根据.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中国共产党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只有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红旗文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