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汪金梅:原创性文化是文化繁荣的原动力
2012年12月03日16:13   来源:江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原创性文化是文化创造活力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创造活力强劲,原创性文化作品就会大量涌现;反之,文化创造活力不足,原创性文化作品就可能大量萎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鼓励和催生大量原创性文化作品,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基和原动力。

大力发展原创性文化,占据文化发展主动权。在“文化发展,内容为王”的时代,原创性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文化发展中,复制和模仿是没有地位的,而原创性文化则能占据制高点,取得发展主动权。当前我国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市场之繁荣、文化产品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前所未有。仅2010年,我国小说类新书就有4300多部,电影有500多部,电视连续剧有400部,动画片年产量达20多万分钟,舞台剧有4000台。但是,在如此宏大的数据背后,具有强劲竞争力的精品力作却不多见。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模仿和复制的文化作品较多,而具备原创性、独创性、开创性的较少。从整个国际文化发展链条来看,我国仍处于低端位置。今年上半年,38部进口影片票房超过了50亿元,而100余部国产影片票房才20多亿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一些影片缺乏独特的原创力,难以占据电影市场的制高点。可见,靠着模仿和复制,固然能短时间看到繁荣的场面,但势必不能长久,只有突出原创性,文化才有可持续繁荣发展的能力。

大力发展原创性文化,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但是,在文化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化发展内容欠丰、原创力不足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比如,少数地方文化舞台上出现跟风式、一窝蜂式的创作倾向,“吃老本”成为一些地方艺术创作的风潮。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文化品位也得到不断提升,对创意创新创造的原创性作品存在巨大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发展想要真正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承担好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使命,就必须更加注重原创性作品的创作与研发,让更多优秀的原创性作品占领文化阵地。

大力发展原创性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原创性作品是源,批量性生产的文化产业是泉。没有曹雪芹的《红楼梦》,怎会有随之而来的印刷、影视、旅游等红楼产业链?没有大量原创性的歌曲创作,怎会有音像出版、歌舞厅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因此,文化产业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基于大量原创性文化作品的再创造。原创性有四个重要的特征:创意、创作、创新、创造。创意是想法,创作是行动,创新是过程,创造是成果。只有创意的想法付之于创作的行动,经过创新的过程达到创造的结果,原创性文化作品才能产生。文化产业内容的原创或创意,犹如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一样,需要长期的、大量的研发投入,需要文化工作者具有甘于坐冷板凳、潜心搞创作的精神境界。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既要轰轰烈烈地大手笔大投入,更要扎扎实实潜下心来进行内容原创。只有推出受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性文化作品,传播、衍生开发等后续的价值延伸才能得以实现;只有掌握了原创性产品,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

(责编:张湘忆(实习)、赵晶)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