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石摄
【提要】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就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大会主题,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5年和10年取得的成就,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前瞻性,又有很强的战略性和指导性,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政治宣言,是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十八大精神的集中体现,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就要认真研读报告全文,系统把握报告内容,深刻领会报告的基本精神。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大会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始,就明确阐明了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一主题,简洁而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遵循。确定这样的主题,表明我们党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分析,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科学判断,这是这一主题的时代背景,它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确定这样的主题,表明我们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念,反映了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党的建设的全面部署,这是这一主题的根本体现,它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团结一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5年和10年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了过去5年工作所取得的十方面的成就,对党的十六大以来1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
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的精神,一是要充分认识5年和1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经过十年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十年的成就,是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党领导全国人民先后战胜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挑战,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以及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基础上取得的,成就得来不易,启示弥足珍贵。
三是要充分认识十年奋斗得出的基本经验,这就是“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认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思想指导,为全党全社会明确了必须保持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气质。
四是要充分认识十年奋斗得出的根本结论,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依据这样的认识,报告充实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内容,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十五大、十六大先后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的基础上,明确作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定位,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定位,作为重要指导方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定位,这是十八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以 “四个更加”的认识,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作了阐述,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贯穿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到了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行为准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这些阐述,对于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于统一全党的意志与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走上科学发展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线。
围绕这条主线,一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进程,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接力探索”的不懈追求与成功实践。
二要把握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根本结论。这一结论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被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实践证明了的必然选择,是当今时代各种思潮、模式、制度比较之后留给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须坚持的必然选择。
三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关系,深刻认识道路是实践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统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内在关系。
四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据、布局和任务,以“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框架。这些概括,内蕴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表明了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原则的鉴定遵循和对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坚决抵御。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是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科书。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要求,这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个坚持”,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与特征,确定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立业之本、工作重心、发展途径、奋斗目标和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还围绕 “八个坚持”,作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清醒判断,既揭示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也表明了我们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扎扎实实推进事业发展的求实精神,这是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胜利的动力、潜力和活力所在,也是保证“八个坚持”得以贯彻应当具有的科学态度。
可以说,做到了“八个坚持”,就一定能够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丰富与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以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确定的发展目标。在实现这样目标的过程中,党中央根据实践发展,逐步为这一目标赋予了更为充实、丰富、全面的内容,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在这样的基础上,又制定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建设”到“建成”的“一字之变”,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体现了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是党对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清醒感知。
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具体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五大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的“两个倍增”目标;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这五大目标,就把习近平同志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讲话中关于让人民群众 “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变成了现实。而这样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涵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领域与方面,是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确定我国仍处于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前提下提出的具有可行性的科学目标,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才能实现的目标,也是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埋头苦干、顽强拼搏才能实现的目标。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
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布局的认识上,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社会建设,把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又把总体布局拓展为 “五位一体”,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是把脉国际国内大势、继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响亮回答。
一次拓展就是一种探索接力,一次拓展就是一次认识飞跃,通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各方面工作目标、任务与要求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的五项任务,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建设的七项任务,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四项任务,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任务,同时还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等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总体勾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上述几方面的战略部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又一次认识深化,具有四方面鲜明的特点:一是科学性,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大思路、大目标;二是针对性,重点要求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既形成了复杂形势下继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发展谋略,又为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路径;三是全面性,几方面任务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各方面,浑然一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四是可行性,每方面的任务部署,都有具体的措施配套和衔接要求,使发展目标与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的成果系于一体,大大强化了目标实现的可信性与可行度。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从关系党的建设全局的八方面要求上,对完成这一任务作出部署。这八方面的部署,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主线为统领,全面体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整体推进的要求,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概括为党的建设主线,在党的建设主线中增加了纯洁性建设的内容,向全世界昭告了中国共产党人拒腐蚀、抗风险的决心与信心;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党的建设的要求,凸显了我们党由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长期执政的执政党的执政思维和发展创新的精神面貌。同时,按照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布局,提出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目标要求,明确了“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具体任务,并把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作为全党必须增强的四种意识。这些部署,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定位更加清醒,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布局更加全面,对新的实践中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新鲜经验的总结更加科学,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要求更加明确,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更加具体,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到了新境界。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基本精神,还要对报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创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有深刻理解。比如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观点,关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关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观点,关于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观点等。这些思想、论断、观点连同“公平正义”“创新驱动”“顶层推动”“政治清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内蕴精神、文化要素的提法,不仅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新体现,而且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既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也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在全党正在兴起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必须坚持传达、学习报告与把握精神实质相统一,坚持领会、把握报告精神与联系实际相统一,坚持以报告精神为指导与注重转化运用相统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把学习、领会的成果转化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办好“两件大事”、加快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努力奋斗。(李高山 高建生 作者分别为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