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关于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沉思
胡长栓
2012年11月26日15:0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哲学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现实表达,是人类文明发展状况的最高抽象与概括。一定的时代只能产生一定的哲学,而一定的哲学也必然要建立在一定的时代文明上。哲学本质上是人理解人、人认识人的理性活动,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哲学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的发展水平。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但哲学作为人及其生活的理论,本身就是人的生活及其现实的彻底化,因此,真正的哲学理论也必然丰富多彩,生命之树也必然是常青的。真正的哲学必须关注现实的人及现实的人的生活,但哲学又不简单地就是人的现实生活,它还是人的现实的生活的理性升华,这就使哲学必然具有自身的原品性,即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只有这样的哲学才能走进现实、走向理想。

宗教的科学与科学的宗教

最初,通过自身劳动站立起来的人,对自身的理解与认识并没有采取哲学的方式,而是采取了宗教神学的方式,把人的本质理想性地外投,塑造了各种各样的神。实际上,这是原始的人们“没有获得自己”或者“丧失了自己”的必然结果。“真实的现实性”的丧失,使人们不得不去追求和寻找“幻想的现实性”。“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费尔巴哈语)在大自然面前软弱无力的人们不知道他们自己就是自身的主宰,相反,却希望在人之外找到一种主宰人的神秘存在物,于是神学宗教作为人们认识自身的方式便产生了。它追求超现实的理想,应然化、理想化地外投人的本质,塑造成各种绝对自由性的理想人格神。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苦难,在神学世界中则得到完美解决;人在现实世界中的邪恶,在神学世界中则受到惩罚;而在现实世界中的良善,在神学世界则得到夸张的张扬,善恶轮回,因果报应。总之,在神学世界中存在的只有至善,只有脱离现实的幻想。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1]然而正是这种“无情世界的感情”、“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支撑了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沉重车轮。开始了人类认识理解自身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给人以理想。人需要理想,但需要人的与自然界相适应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宗教神学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为束缚人自身的“锁链”插上“花朵”,为苦难的人类生活带来了幻想的乐趣。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哲学才作为神学的女儿诞生并成为人类认识自身的重要方式。神学认识的不是人自身,而是人的夸大化与理想化的化身。哲学作为神学的女儿,继承的也有神学母亲的血统,即理想性与非现实性。但哲学的诞生在更重要的意义上是反神学的,尤其是神学的幻想,被神学颠倒的本质,于是哲学便有了科学性。

哲学一开始就切入人的现实与人的现实生活,包揽了所有与人的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道德、法律、经济,乃至物理、化学、数学、生理等。不发达的理论是与人的不发展紧密相关的。由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育较晚,哲学关注人的现实与人的现实生活,就得不去做一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事情,并为了它们,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要求,也不得不采取哲学本身最讨厌的纯实证的科学原则与方法。但哲学毕竟不是科学,科学也不是哲学,随着人的发展,对自身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哲学的非科学性要求哲学把科学子女培养成人,科学的品性也要求科学从哲学的怀抱中独立出来。

然而把科学子女培养成人的哲学却没有能马上完成角色的转换,仍然留恋于对各门科学的“家长式”爱中,从而使哲学由于时代性历史任务的终结,而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失去了哲学应有的魅力。

现代的哲学理论,必然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现代哲学的发展必须增强自身的角色意识,紧抓哲学的原品性即有机统一的宗教性和科学性,用哲学自己的方法,完成其发展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历史使命。

所谓宗教性就是哲学的理想性、非现实性和自由性,而所谓科学性就是指哲学的现实性、必然性和一定意义的实证性。宗教性是反科学的,科学性是反宗教的,宗教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就是哲学的原品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在根本意义上是背离哲学的原品性的,或者在主观主义中兜圈子。或者在客观主义中徘徊,从而造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极的尖锐对立。对这种对立和片面发展,马克思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3]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4]从而把人与人的思想分离并对立起来。马克思主义以后的哲学发展并没有达到马克思的水平。虽然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5]但马克思以后的哲学发展仍然或者满足于“抽象的思维”,或者满足于“感性的直观”,尤其是忙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哲学家或从本本出发重复一些无用的教条,或从纯客观出发,玩弄一些没有人的生活的抽象原则,当他们重复教条的时候,人与人的现实生活是他们的最高关怀;当他们抽象为无人的原则时,人与人的现实生活则在他们的视野之外。

马克思是反对哲学体系化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领悟到了哲学的原品性:幻想的观念来自现实,而关于现实的最正确的观念则必然要带一点幻想才有生气。它超越了思想中的抽象争论,走进人的生活现实;超越了无人的客观,走向人的理想现实。

顶峰与体系:哲学对现实的遗忘

哲学的原品性——有机统一的宗教性与科学性,决定了哲学必然是没有发展顶峰,是反对哲学体系化的。顶峰使哲学发展终结,体系化则使哲学走向自我封闭。任何哲学都是时代性的哲学,都是时代性现实的理论表达。以往的哲学家总是把自己的哲学看成哲学发展的顶峰,好象他们已为人类的永久发展解决了一切问题。为了证明自己的哲学是顶峰,他们努力地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建构能自我存在与发展的完整哲学体系,并且寻找能够说明自己哲学的产生、存在与发展的一切最高概念,这样他们的哲学就离开了人类文化精神,离开了人的现实及现实生活,离开人的发展时代。从柏拉图认为世界的一切不过是“理念”的运动变化,到亚里士多德把一切都归结于“不动的原动者”,从康德以“先验统觉”解释世界,到黑格尔将世界的发展、历史的跃进看成不过是“绝对精神”运动的圆圈游戏,无一不是在体系与顶峰中遗忘了人的现实与人的现实生活,方法、内容为了迎合体系的需要不得不牺牲自己本身,哲学为了顶峰与体系的满足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哲学是矛盾性的存在,一切顶峰与体系在它面前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它拒绝统一的灰色制服,而呼唤百家争鸣、万紫千红的彩色哲学。学派林立、相互斗争是哲学的根本特点,也是哲学存在发展的动力。哲学是思想中的现实,是人的发展与生活现实的理论表达。但每一种哲学都不能全面地把握现实,直观人的发展的全部现实,而只能从不同的侧面与视角关注人的发展现实的某个部分、某个时代。关注内容的差异,直观对象的区别,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哲学方法与哲学精神。企图给哲学规定统一模式,佩戴统一面具的意识都不是哲学的意识,这正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差异只是表明哲学家在认识人、理解人时关注的对象不同,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能说明。哲学的真正发展是在权威的哲学消亡以后,哲学的发展与价值只能在人的发展与时代的现实中得到确证。

哲学是对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中的发展所进行的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但归根结底,哲学的对象是人的存在。哲学的对象世界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以自然世界为基础,但又超越于自然世界。在自然世界中,人永远是必然性、规律性与客观性奴仆,对人的发展只有恶没有善,只有信仰没有真理。而哲学的对象世界则是必然与自由、服从与创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人是人的主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哲学的对象世界流动不息、变化无穷,虽然都是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但随着人不断发展,人的本质不断丰富,人的交往方式自然也就不断改变,使人的现实活动表现为层出不穷的多样形式。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只能认识不同时代的人的本质,不能也不可能穷尽人类发展的终极认识,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类发展的终极认识。以有限的认识能力去认识无穷的现实,其理论必然是空洞抽象的。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看,历史局限性是任何哲学理论都不能逃脱的灾难。因此,聪明的哲学家只思考属于他那个时代的哲学,至于以后的哲学,自然要留给以后的哲学家。

不取消权威的哲学,就不能确立哲学的权威;不动摇对哲学的信仰,就不能使哲学更好地关注人的现实。任何伟大的哲学,在更重要的意义上只是属于它所处那个时代的哲学,哲学的发展只能被视作人类文化的历史积淀。伟大的哲学应融于哲学发展的历史思想背景中,更好地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及人的现实发展。

文明主体:市场经济的呼唤

用黑格尔的话说,哲学是“思想中对它自己时代的把握。”哲学理论必须关心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实践。对此,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察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察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抱着昨天的理论不放。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最确切的事实与最生动的实际生活就是市场经济建设。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经济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产品的最佳分配。而从哲学的意义上看,市场经济则是适应个人独立性的充分展开,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生命潜能的人的交往形式,是人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所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经济形态。

市场经济作为与人的一定交往形式相适应的经济形态,一经确立,就有它自身发展所要求的必然条件——市场经济呼唤文明主体。

显然,哲学界已经注意到主体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关键。但多数人只是从市场经济本身出发去探讨市场经济规范的主体,片面要求主体建设、主体意识及主体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从人的发展视角看市场经济规范的文明主体。由此,人与人的存在方式被颠倒了,市场经济建设中就出现了众多不可理解的现象:价值观庸俗化,认识论势利化,主体行为短期化,人与人矛盾激化,个人与社会严重背离等等。西方后现代主义关于“主体性的凯旋”走向“主体性的黄昏”的呼声,无疑是对这种市场经济的反动。而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主体性由“凯旋”走向“黄昏”,关键要把从市场经济出发的视角扭转过来,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去看待市场经济规范的文明主体,搞好主体建设。

首先,文明主体要立足全人类发展的高度,确立全人类发展的意识。

市场经济作为与人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形态之一,它主要是为了适应个人主体性、个体能动性及个人创造性的发挥与展开,因此,从人出发的市场经济所规范的文明主体,必须确立人类发展的意识,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经济的实践。市场经济只是适应人的发展所形成的一种高级经济形态,它只是人的发展的手段,而不是人的发展的目的。我们必须避免为发展市场经济而发展市场经济的思想和作法,确立正确的市场意识。

立足全人类发展的高度,确立全人类发展的意识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点。这已在西方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与中国市场经济的起始实践中得到反证。西方理性主义的危机与非理性主义的泛滥,对主体性的挞伐与对非主体性的张扬,人道主义的失落与自然主义的回归,无一不是对脱离人的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批判,背离人的发展,市场经济就会变成人类的恶魔。在中国,不少人刚从“社会人”解脱出来,又走进“经济人”的误区,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使获得的人性又在逐渐丧失,人成了经济动物。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人在最大程度上被物化,成了物的奴隶,于是社会正义观念、公众道德意识、人文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精神等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打击,发展的人性被严重扭曲,人的本质也被非人化。这样的市场经济越发展,人就越彻底地被摧残,越彻底地被异化。因此,刚刚开始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实践必须避免西方市场经济的迷误。市场主体要立足全人类发展的高度,确立全人类发展意识,使市场经济一开始就成为人的市场经济。

其次,树立全面正确的市场意识。

为了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市场主体就必须具有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须的市场意识,就必须对市场意识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所谓市场意识系指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正常发展的主体思想、观念及进行市场经济实践的价值观、方法和原则。我们应真正地理解市场经济的意义与价值,理解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根本关系。近年来,理论工作者无疑对市场经济实践中主体市场意识的建设关注最多,但多数人只是从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提出市场主体要转换观念,解放思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少从人的发展高度去思考市场经济主体的市场意识。这种片面的适应,必然产生道德滑坡,人道主义的失落,并且使为人民服务精神、社会公益心成了过时观念,共产主义理想也成了历史;从而把人逐渐变成了市场经济的人,而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人的市场经济。事实上,“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迈向思想。”[6]转换观念,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固然是市场意识内含的一个方面,但另一个方面,用传统观念、思想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对于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邪恶只能是邪恶,正义也永远是正义,并不因为观念的传统性、思想的历史性而失去对人的发展与解放的价值。完整全面的市场意识应该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前者体现为竞争、利益、效率、金钱与个人等,后者体现为谦善、伦理、公平、道德与社会等,两者相向作用的合力,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共同规范着市场经济沿着正常的轨道向前发展。

第三,强化文明主体的人文精神。

文明主体的市场意识是内含有人文精神的,但在实际的主体的市场意识中却失落了人文精神。而要避免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短期化,克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就必须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以追求人的异化的扬弃、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与解放为内容的一种社会精神。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尖锐对立,人在最大限度上被异化,这时,人文精神就越来越体现出了它存在的意义。人文精神没有固定不变的具体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体现不同的时代要求,就有其时代性的具体内容。在现时代,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首先体现为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个人独立主体的生成,通过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个体的生命潜能,从而逐步实现由个体意识向类主体意识的升华。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尤其不能忽视公众道德意识、社会公益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以及全人类发展观念的价值意义,为此应全面加强人文精神的修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积极践行,使市场经济的实践推动人的自由与发展。

第四,文明主体要确立社会公平观念,在类主体的发展中促使个体全面发展。

西方学者在对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考察后指出:如果没有新教伦理,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这里,是不是新教伦理支撑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故且不论,但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含有人类正义的人类文化精神这一点却是无庸置疑的。所谓的新教伦理,实质上也就是指一种人类文化精神。

“公平通过对自身的否定而实现。”(列宁语)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首先考虑的不是个人利益、私人收入,而是企业组织的利益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精神。这正是形成他们良好的敬业精神、社会民主与正义观念的根据,这也有利于个人主体精神在愉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生命潜能。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它的意义与价值就是要促进个人独立主体性的生成,并逐渐实现到类主体的升华。但这种竞争是公平、合理的竞争,因此它必然要求文明主体在市场行为中持有公平合理的竞争观念,社会正义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向着有利于人的发展方向发展,才能在类主体的发展中使个人主体的自由取得全面的发展,市场经济才可能成为人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文明主体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并且随着人的发展市场经济对文明主体的规范也不断变化。因此,哲学的发展关注社会现实就不得不关心文明主体的建设。市场经济实践的不断深入,给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提供了更广阔的人的实践。把握哲学的原品性,就必然迎来哲学发展的黄金季节。

参考文献

[1][3][4][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6、16、16页.

[2][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第87、108页.

原载于《社会科学》(上海)1997.9.P23-27

(责编:赵晶、秦华)

相关专题
· 胡长栓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