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积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张胜明

2012年11月26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迫切需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今年以来,山东省邹城市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开展以“干部驻村、民警联村、民生代办”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干部驻村,深入基层听民声办实事。选派1028名“第一书记”,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村,指导村党支部开展工作。“第一书记”与村干部群众座谈,到农户和田间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情,在此基础上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制定帮扶工作计划。活动开展以来,全市驻村干部走访农户25.6万户,入户率达到95.2%;扶持新上工副业项目116个,种植养殖项目320个;实施道路硬化、水利设施等项目1200多个,协调到位各类资金8700万元;新发展党员248名,培训党员2万多人次,改造村级活动场所52处,转化提升后进村班子18个。

民警联村,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政法机关选调600名民警联系农村,实现一村一警。联村民警围绕宣传法律法规、调处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加强治安防范四项任务,全面排查矛盾和治安隐患。截至目前,联村民警解决群众诉求59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1400多起。与去年同期相比,越级信访案件数量下降34.6%,农村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13.16%,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28.29%。

民生代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在村干部中明确一名民生代办员,由财政给予劳动补助,专门为村民办理户口、宅基地、生育、低保等各类民生事务,集中接受群众咨询,受理委托事项,反馈办理信息,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市887名民生代办员已累计为群众代办事项2.28万件,办结率达98%以上。加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把涉及民生审批的部门全部纳入服务中心管理,推行窗口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三个全覆盖”工作开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已逐渐显现,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打开了农村工作新思路。驻村干部深入农村,积极为村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谋长远、做规划;依托所在单位的政策、资源、信息、资金等优势,主动提供政策扶持,积极联系业务单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发展社会事业;协助村干部规范村务管理、解决群众难题,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开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新渠道。驻村干部、联村民警主动找群众交流,群众感觉受到尊重,愿意说真心话。干部、民警深入群众走访调研,与群众面对面谈心,既了解了群众所想所盼,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以真诚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形成了服务群众新模式。民生代办员来自村民内部,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议事会选举产生,责任心强,公道热心,熟悉村庄情况。他们为群众办理各类民生事务,使有关事项由“群众跑”变为“干部跑”,民生服务由“政府办”变为“政府送”,形成了一条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

树立了干部队伍新形象。在下基层过程中,驻村干部受到锻炼,积累了农村工作经验,增强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村干部在驻村干部的协助下,规范了村务管理,解放了思想,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提升了村干部队伍形象。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邹城市委书记)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干部说干事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